|
|
|
|
2016-10-14 第02版:二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江西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李青华: |
推动精准扶贫行动取得实效 |
|
|
|
|
|
|
江西省是“十三五”期间扶贫开发任务较重的省份,现有25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90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00万贫困人口。“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启动后,江西省积极响应,结合本省实际开展“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已有1477家民营企业、129个商会与140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结对签约帮扶,实施产业扶贫项目658个,投入资金1.38亿多元,直接捐赠资金1559万多元,帮扶和带动91025户贫困户,242850名贫困人口。行动帮扶贫困村数和贫困人口数分别占全省的48.31%和12.14%,取得了初步成效。 加强领导,高位推动 今年3月,江西省工商联与省扶贫和移民办、省光彩会主动对接,成立了由三方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领导小组,并制定出台了《江西省“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方案》。目前,全省各设区市、县均相应成立了“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领导小组,举行了启动仪式。全省各级行动领导小组累计下发指导文件253次,召开会议207次,有效推动了行动开展。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今年4月14日,江西省工商联等三家组织方与省政府新闻办联合举办新闻发布会,新华社、中新社等30多家中央和省内外主流媒体聚焦报道。新闻发布会后,行动在遍布全国的江西商会和赣籍企业家中引起强烈反响。北京、上海、广东等省份的江西商会分别派出常务副会长和秘书长专程返赣考察洽谈,并分别与井冈山市的三个贫困村进行结对签约,掀起了赣商回乡扶贫的热潮。 抓好商会,带动全局 江西省工商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通过灵活、便捷的方式进行动员,有力地调动了行业商会、异地商会、乡镇商会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在行动启动时,各商会的会长、副会长等带头参与,使得行动在短时间内迅速打开了局面。市县级乃至乡镇商会也积极参与精准扶贫行动,如九江市修水县一个乡镇分会——渣津商会,结对帮扶了长潭、田西等5个贫困村、196户贫困户,扶贫效果显著。 合理安排,精准对接 为把“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抓好、抓实,江西省行动领导小组积极统筹协调,狠抓三项工作: 一是抓精准结对。省扶贫和移民办先筛选出1398个县级定点扶贫单位联系的贫困村作为候选村,江西省工商联将些候选村基本情况发给各执常委、各有关商会,最后由民营企业家及有关商会挑选,最终确定结对了1406个贫困村、91025个贫困户。 二是抓精准组织。由各市、县、区负责组织协调辖区内的企业与贫困村结对帮扶,江西省工商联、省扶贫和移民办、省光彩会负责组织协调企业跨区域结对帮扶。省市县三级都建立了联系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结对帮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目前已有2228家民营企业递交了结对帮扶申请。 三是抓精准服务。各级党委、政府全面落实企业扶贫各项优惠政策。各级扶贫部门对结对帮扶进行监测评估,对企业相关人员开展扶贫政策和业务培训,对脱贫带动性强的帮扶项目给予倾斜支持,并积极推荐帮扶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参与全国脱贫攻坚奖的评选。 创新方法,因村施策 各级工商联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形成许多好办法、好经验。如南昌市工商联组建了由民营企业家组成的“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顾问团”;吉安市工商联编印了《“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指南》;上饶市工商联实行驻会领导分片督办指导机制;赣州市工商联建立多个精准扶贫典型示范点等。 今后,江西省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的精神,学习兄弟省份的好经验,进一步把江西省的“千企帮千村”行动工作抓好抓实,为江西省脱贫攻坚作出应有贡献。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