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10-11
2016-10-11 第07版:七版 【字体】大 |默认 |
因势利导 精准施策

乡村旅游开发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作者: 【记者李洁琼临沂报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405
    编者按:压油沟生态旅游项目落成后,将极大地丰富兰陵县的旅游资源,从根本上改变区域旅游产品单一的现状,形成兰陵古镇文化旅游、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古村落自然山水生态旅游的新格局,有力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早日实现区域脱贫致富目标
    压油沟村位于临沂市兰陵县金岭镇,是山东省重点扶贫村、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村庄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山清水秀,古树茂密,环境优美;民居依山傍水,错落有致,民风淳朴,民俗古典朴拙,乡土气息浓郁,是典型的北方古村落代表。村民收入来源以种植板栗、山楂、核桃和打工为主,村委会无经济来源。全村有78户、280人,其中贫困户38户、贫困人口64人。
    今年以来,兰陵县抓住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机遇,积极引导非公企业——兰陵县开元置业有限公司结对帮扶,对压油沟村进行整体开发,为村庄注入了新鲜的发展血液,打造了一处原生态的乡村旅游度假地,在盘活村庄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百姓走向了致富的道路。
    压油沟现代农业生态旅游项目,总体规划辐射金岭镇压油沟、上元、尚庄、吴庙子、可乐圈5个自然村,开发建设用地总面积3000亩,计划总投资4.5亿元。项目一启动,就被列为市重点旅游开发项目,项目一期依托压油沟老村落及压油沟水库进行规划建设,占地面积约1700亩,计划投资1.6亿元。
    项目围绕“精准扶贫”这个突出主题,充分考虑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因素,着力构建“旅游+劳动就业+特殊产业+贫困户”的扶贫开发新模式,认真做好项目带动文章,一对一进行帮扶。目前,压油沟等5个自然村共有常住人口1688户5470人,其中,已有贫困户398户534人被列为重点扶贫对象。项目区域内以仿古为主基调,仿造具有北宋建筑风格的酒坊、茶坊、食店等,开发传承酸浆豆腐宴、压油沟农家炒鸡等物美价廉的大众化地方特色小吃,发掘土生土长的传统手工制作工艺,发展具有鲜明农家特色的小作坊,如手工石磨煎饼坊、酿酒坊、酿醋坊、榨油坊、豆芽豆腐坊等,种植板栗、核桃、山楂、花椒等各种果树花卉苗木1200余亩、经济林带100多亩,规划4000多平方米的一个采摘园和观光园,进一步完善商业一条街和小吃一条街,本着宜商则商、宜工则工、宜农则农灵活安置就业的原则,直接吸收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帮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
    为进一步做好贫困群众的生活保障,公司与贫困户签订了帮扶协议,投资1200万元实施整村搬迁,集约流转土地,建立蔬菜大棚基地,发展林下养殖等绿色循环经济,大棚基地农产品、乡村特产产品直供开元置业商超各网点;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通过帮带子女致富赡养、设立扶贫基金等方式解决脱贫;按照每人500元的标准为村民交纳养老金和合作医疗保障金,每年约7.75万元;为全村65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60元的生活物品。公司还积极吸收扶贫资金入股,兰陵县长城镇13个贫困村480万元扶贫基金以股权投资的形式入股,每个贫困村保底分红3万元/年,年底根据收益进行二次分红,分红资金用于贫困户脱贫和村集体收入。
    目前,压油沟生态旅游项目规划建设工作正在积极有序地向前推进。项目落成后,将极大地丰富兰陵县的旅游资源,从根本上改变区域旅游产品单一的现状,形成兰陵古镇文化旅游、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古村落自然山水生态旅游的新格局,有力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早日实现区域脱贫致富目标。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