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10-11 第05版:五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桂林:扶贫也要“甲天下” |
|
作者:
■本报记者王菲李运涛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153 |
|
|
|
|
|
|
发挥优势 精准识别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千百年来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然而,“甲天下”的美景,并没有为所有的当地民众带来富足的生活,依旧还有很多人挣扎在贫困线上。 经过不懈努力,“十二五”以来,桂林市农村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62.7万减少至2015年底28.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9.7%下降到8.9%,270个整村推进贫困村人均收入从3200元增加到6300元,3个贫困县的经济社会事业取得了明显进步,全面实现了“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目标。但桂林贫困人口较多、收入差距拉大、相对贫困突出的问题尚未根本改变,贫困问题仍然是该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 2015年10月16日,桂林市委、政府采取电视电话会议形式组织召开全市精准扶贫攻坚动员大会,市长周家斌对深入推进桂林市精准扶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根据“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全市精准脱贫的具体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实现全市34.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49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片区县)全部“摘帽”。 2015年以来,为更好地发挥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完善大扶贫格局,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桂林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扶贫办联合开展了“民营企业走进贫困村共建新农村”活动,积极组织全市有实力、有爱心的民营企业,参与民营企业走进贫困村共建新农村活动。该活动计划用6年时间(2015-2020年),动员、鼓励、组织全市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桂林市新一轮扶贫开发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结对帮扶贫困村。 为确保活动的有效落实,桂林市成立了以市委统战部部长为组长的非公企业参与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帮扶措施。市委统战部多次召开协调会,研究如何深入开展民营企业结对帮扶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帮扶方案。 活动得到了桂林264家民营企业的积极响应。他们通过发展产业、就业安置、扶弱济困、风貌改造、教育扶持、技能培训等形式对贫困村结对帮扶。为增强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各级统战部、工商联主动服务,协调民营企业与帮扶贫困村的对接,组织民营企业负责人到所结对的贫困村开展实地调研活动,深入到贫困村实地了解贫困村经济发展和村民生活状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方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级统战部、工商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了特色优势产业扶贫、文化扶贫、智力扶贫、技术扶贫、基础设施扶贫等一些行之有效的扶贫方式方法。活动开展至今,民营企业共计为贫困村捐款捐物800多万元,慰问贫困户、五保户1340户,资助贫困生1095人,还为贫困村种养殖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有效支持了贫困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