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10-11
2016-10-11 第05版:五版 【字体】大 |默认 |

勇于担当

论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

作者: ■王菲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712
    
    在红军长征两万五千里的征程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敢于担当、不怕牺牲的动人故事,飞夺泸定桥的十七勇士名扬天下,还有很多部队都历经过生死抉择,但毅然选择担当断后掩护兄弟部队摆脱敌人的任务。对于他们,勇于担当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无私无畏的大义大勇,意味着真心付出和无私奉献,意味着为了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而不顾个人的利害得失;同时,对这些无畏的指战员来说,勇于担当也是一种能力,如果行动莽撞,或者进退失措,就无法完成党交给的重要任务,就有可能给红军带来巨大的损失和牺牲。
    今天,工商联组织民营企业开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同样需要勇于担当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而对民营企业来说,勇于担当就是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面前敢闯敢干,敢为人先,面对百废待兴的贫困地区经济敢抓敢上,敢于碰硬;在产业发展条件尚未完善的条件下敢做敢为,敢担责任。责任心强不强,是决定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长征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尽心尽责,再复杂的困难也能克服,再艰巨的任务也能解决。相反,漠视责任,再简单的工作也会出现差错,甚至当了逃兵。从本质上讲,勇于担当不仅是一种精神、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智慧、一种能力。“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没有相应的能力,勇于担当的结果可能会事与愿违,甚至酿成大祸。无论是工商联干部还是民营企业家,都要把敢想敢干的热情转化为扎实工作的能力,这样的担当才会产生正能量。把困难想在前头,把工作做在前头,踏踏实实干出成效,才是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