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16-09-21 第07版:七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  | 成都高新区上市企业数量居西部之首 |  |  |  | 
				  | 作者:
【记者陈明见习记者吴钩成都报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014 |  |  |  |  | 
                      
                        |  |  |  |  |  |  |  |  | 
                  | 			    近日,成都高新区对外发布金融及上市挂牌企业情况,截至8月下旬,成都高新区上市挂牌企业数量已达115家。其中,沪深交易所及境外上市企业29家;新三板挂牌企业86家。目前,成都高新区上市挂牌企业总数在国家级高新区中名列第四,在西部地区位列第一。同时,在上市企业后备库中,索贝数码、阜特科技、爱乐达航空、尼毕鲁科技等7家企业IPO申请获得证监会受理;近20家企业拟挂牌正在交易所“排队待审”中;100余家企业与中介机构签约进行股份制改造。
 随着上市企业的快速发展,近1年来,成都高新区经济证券化率一直维持在250%-300%之间,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证券化是知识向企业权益、再向私募标的、再向公开交易产品转化的过程,企业和区域的创新创业价值在此过程中被充分释放。“促进经济证券化对成都高新区企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创新驱动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在成都高新区经济证券化率提升的背后,是成都高新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在成都高新区的“梯度培育库”中,企业按年销售收入指标被分为“大企业大集团”“提升型”“小巨人”“成长型”“拟上规”五个梯度进行分层培育。截至2015年底,成都高新区“梯度培育库”重点培育企业总数达到1807家,其中,进入“成长型”“拟上规”层的中小微重点培育企业超过1500家,“这中间,科技企业占比接近80%。”
 “按需融资”是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分层培育的关键。为此,成都高新区强化了“内源融资+政府扶持资金+债权融资+股权融资+改制上市”梯形融资服务,出台有效措施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资金支持。
 以政策性债权融资为例,截至2015年底,成都高新区与国开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合作的“统贷统还”平台已累计为900余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超过55亿元;与成都银行合作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贷”产品累计放款2.3亿元,放款企业数77家。2016年,成都高新区又推出了两款政策性融资产品,与成都银行合作的“壮大贷”和与工商银行合作的“新创贷”产品已累计发放贷款5800万元。
 “金融在支持成都高新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都高新区经贸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说,科技企业是受资本青睐的投资标的物,更是成都高新区发展的根本。因此,“以科技金融为接口,撬动资本为科技企业‘供血’是成都高新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