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09-21
2016-09-21 第06版:六版 【字体】大 |默认 |

熊德威:环保执法“督企”和“督政”不能分割

贵州生态文明试验区要解发展与保护命题

作者: ■本报记者王松管弦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107
    人物名片:熊德威,贵州省环境保护厅党组书记、厅长。历任县(区)委书记,地委政法委书记,常务副专员、地委副书记等职
    入秋以来,有关贵州绿色发展的话题一个接着一个,特别是见诸媒体的《贵州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全国1/4城市睡在噪音里贵阳为最“吵”地区》《贵州环境执法拿三家企业开刀》三则新闻颇引人关注,观察家对新闻之间潜在的关联性有着不同的解读和浓厚的兴趣。
    与此同时,因对全省的环境违法行为实施最坚决、最严厉的打击,贵州环保的“利剑”和“风暴”行动引发震动,环保部因此向全国环保系统提出推广“贵州做法”,熊德威作为贵州省环保厅掌门人,备受瞩目。
    “我们拿了三家大企业开了刀,作为破题。一家是重点国有酒厂,一家是纳税大户老干妈,一家是雪花啤酒厂。”打击“六黑”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已责令停产企业914家,责令限期改正企业1862家,关停取缔企业328家,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2480件,处罚金额超过1个亿。对390件环境违法案件采取了按日连续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以及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等措施。移送公安机关案件142件,107名涉案人员被行政拘留。熊德威对此如数家珍。
    “环保工作能否真正收得实效,其实就是两句话:第一是‘老大’的态度,第二是动真格。实际上动真格也是反映了‘老大’的态度,就是主要领导的态度。一个省就是省委书记、省长动真格,一个市就是市委书记、市长动真格。”熊德威认为。
    同样是今年9月初,环保部发布《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16)》,披露了2015年全国城市声环境现状,其中,贵阳市以均值58.9分贝成为全国最“吵”的地方。中国科学院声学所研究员李晓东认为,贵阳等发展型城市在建设规划和管理中忽略了噪声污染防治,建筑施工、交通噪声、布点不当都会加重噪音污染。其主因还是污染治理重视不够。
    查处大型企业环保部门都敢动,还有谁不敢动?熊德威说,在执法中可能涉及基层政府的政绩。这种博弈存在于一个个的个案当中,促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中,只要涉及行政方面的,只问行政的责,不问党委的责。现在不同,如果环境保护不好,既要问县长的责,也要问书记的责。要不然,书记拍板上污染项目,让县长背过,这谁干?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熊德威说,他认为不能简单地把“督企”“督政”分割开来。必须加强环保督查巡视,坚持两者结合。不督企业,怎么发现怠政?环保去督查哪家企业,一些当地政府就和企业站在一块,联合起来说情。这种情况当然就转成高层面的“督政”为主。发现了问题,告诉当地政府,这是你的责任。你怠政了,由“督政”再达到“督企”的效果。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