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16-09-21 第06版:六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  | 以遵商的名义聚力家乡发展 |  |  |  | 
				  | 作者:
■本报记者管弦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457 |  |  |  |  | 
                      
                        |  |  |  |  |  |  |  |  | 
                  | 			黔北沃土,大江南北,一个迈向文化自觉的地方商帮,不断在社会经济舞台上崭露头角,演奏乐章,超越自我,共谋创新,共谱回报桑梓新篇章。
 同心协力,锐意进取,将遵商打造成国内知名商帮,是他们的共识和愿景。
 遵商联盟作为西南首个城市商帮联盟,将于9月28日召开第二届联盟大会,此时此刻,全国各地遵商纷纷寄语表达祝愿和希望。
 “作为一个生在遵义,现居住在外的遵义人,童年的我伴随青涩与期盼,总有一种要闯出遵义的心绪在涌动,如今再也按捺不住心底那份为家乡建设略尽微薄之力的情结与冲动”,2015年11月27日召开的首届遵商联盟大会上,北京市遵义商会会长唐诗佳这番言语至今记忆犹新。
 如今,再次见到作为遵商联盟首任轮值主席的唐诗佳,他的感受则多了一份深思熟虑:遵商联盟成立快一年了,联盟秘书处克服了人力、物力、财力紧张等困难,为遵商为遵义乃至贵州的发展搭建起有效的平台。这个平台给遵商提供了很多渠道,这种渠道作用于经济社会活动中,可按照供应链和资源配置方式来调整我们各项工作。
 据了解,自2015年11月27日召开了首届遵商联盟大会以来,遵商联盟以遵义乡情为纽带,广泛联络全国各地遵商,凝聚各方力量,投资建设家乡。桑梓同心、辉煌同创、精彩同行,凝聚了遵商力量、亮出了遵商品牌、诠释了遵商精神。
 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商业竞争更为激烈,如何在竞争中另辟蹊径寻找商机?依托首届遵商联盟大会上签约的浙江大学全球创业研究中心遵义基地这一平台,遵商联盟在格局商学院举办了《融资有道——中小企业融资解析》、《遵义推进企业上市情况介绍》、《企业逆势增长的新商业模式》等培训讲座,紧密结合当前新常态下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解读,让广大企业家了解了如何打破常规思维让企业在逆势中发展、在逆势中开拓新商业模式。
 今年5月,联盟依托遵义市电子商会挂牌成立了遵商联盟电商发展总部基地和遵商联盟创客孵化基地,共享电子商会资源,为遵商联盟企业搭建电商平台,培养电商人才,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仅两个基地每年预算上百万专项培训经费,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易观互联网企业大学等名校合作办学,开展大型知识讲座、在线培训网络营销、品牌包装、图文编辑、店铺运营推广、仓储物流以及微信营销等课程。通过对电子商务应用的培训,整体提升了小微企业的竞争力,培育了拥有地方特色的电子商务平台。
 今年,遵商联盟大家庭又添新成员,组建了重庆市贵州遵义商会、深圳市贵州遵义商会、东莞市贵州遵义商会、遵义市青年企业家商会(协会)、遵义市互联网商会。在扩大遵商队伍的同时,联盟积极响应精准扶贫工作的号召,引导联盟成员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截止到2016年9月,据不完全统计,遵商联盟成员参与精准扶贫帮扶到位资金共计2.19亿元。
 产业帮扶——订单生产,促使贫困人口增收致富。遵商企业以公司+农户、合作社+公司+农户、合作社+公司+支部+贫困户等模式帮扶机制,在贫困村组或贫困农户中大力实施订单农业,种植辣椒、蔬菜以及养殖等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遵义市青年企业家商会的3位80后青年企业家通过自筹资金500万元在桐梓县马鬃乡梅子村建立了茶叶种植基地,目前已在该村流转土地2000多亩,茶叶种植已涉及该乡三个村达1600亩,其中套种蔬菜1200亩,真正做到了茶蔬结合,以短养长的大农业发展模式,为当地三个村解决劳动力就业100余人,工人平均月薪达1400元,全年16800元左右;九丰农业公司提供种苗、技术,实行订单农业,带动贫困户1000余户发展露地蔬菜5万多亩;贵三红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就帮助三岔镇红星村发展辣椒种植基地500亩,带动200余农户顺利实现脱贫致富。贵州国台酒业、怀庄酒业、爽净公司等企业积极参与众筹扶贫,已出资20余万元,购近200头猪仔发放到农户,并与养殖户签订略高于市场价格的收购协议。遵义市电子商会开展的互联网+精准扶贫10万电商职业经理人培训,增强了贫困对象的自我造血功能。
 就业帮扶——提供就业,促进贫困人口增收。积极引导遵商企业落实一户一工人举措,鼓励民营企业就近招收贫困群众吸纳贫困人员就业,实现造血式扶贫。贵州金鹏宇鞋业有限公司到醒民、三岔河、良村、桃林4个镇开展手工编制技术培训1500余人,发展手工缝制点3个,1150余人实现足不出户、在家就业,解决了330余人到园区就业。红赤水等企业建立了助学基金,创造了400多个脱贫就业岗位。遵义市福建商会专门成立精准扶贫领导小组,组织遵义市纸房村40名贫困劳动力岗前培训,安排就业。
 基建帮扶——完善基础设施,帮助贫困地区改善生活条件。积极引导遵商企业参与贫困村建设,积极协调企业帮助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鼓励企业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出资投劳,以无偿投资农村道路建设、饮水安全、危房改造等为重点,帮助贫困村改善村容村貌。遵义忠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绥阳浙江商会、绥阳诗乡教育集团、绥阳县省黔药业集团等企业投资53万余元,为太白镇太平村、富裕村修建了通组公路,为小关乡大寨村、温泉镇南坪村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教文卫等事业发展。
 项目帮扶——实施项目扶贫,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迈大步。注重发挥重大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让企业到所挂村开办或者资助当地村民开办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农业产业化,带动当地的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贵州森航集团在桐梓县马鬃乡建立的红苗民族文化风情园是一个生动的实践。红苗客栈装修以全复古、少数民族风情为特色来打造,仅仅耗时3个月的时间就全部修建完毕,整个项目投资近2亿元。届时,龙台村境内将建成一个集红苗民俗展示、苗家风情旅游、山地推广运动、生态农业体验和游客集散接待为一体的综合性度假风景区,将吸纳本地120余人就业,目前已招收当地40余人就业。
 遵商花开各处,秉承一脉同根。路遥莫愁无知己,长空搏击有故人。期待第二届遵商联盟大会硕果满枝!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