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09-21
2016-09-21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拿什么才能“拯救”楼市高烧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65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了8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8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的有64个,其中领涨的是郑州。而在杭州19日限购的前一天,杭州市区创造了单日商品房销售3265套的历史纪录。郑州、合肥、厦门等二线城市,均在房价上刷出和GDP增长趋势相反的上扬曲线。
    别将调控当做灵丹妙药
    ■新京
    楼市疯狂,会在上游对实体经济产生资金的虹吸抽离,在下游加重实业租金负担。在经济面临下行困局的情况下,这非经济幸事。从市场到管理部门,“灭火”是共识,如何“灭火”则成了问题的关键。
    对有些地方政府来说,调控楼市最“立竿见影”的办法,似乎就是限购。近来加入限购限贷队伍的,就有南京、苏州、厦门、武汉、杭州。毋庸置疑,抑制了需求的源头,上涨的势头也能得到短暂缓解。但楼市火爆,根源在需求,以“1套”等限购房产数量或购房资质设限,去强行压制需求也只能压得了一时。
    都知道,现在中国楼市进入分化时代,按照国家“分类调控、因城施策”的总要求,地方政府需要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应对。但无论此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是年初的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楼市调控的主要抓手。在因城施策大方向下,各地方也要明白:限制需求只能退烧一时,药到病除之法,还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市场手段调整供给来影响楼市价格。
    这里的供给侧,包括住宅土地供应,也涵盖中小城市公共资源供给。拿重庆市而言,在二线城市一片涨声中,重庆作为直辖市和平坝面积仅占全市面积2.4%的山城,房价却一直保持着温和态势。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重庆市8月新房均价为7125元/平元米,相较7月环比还下跌了0.24%。原因何在?就在于供给做得好:统计显示,农民宅基地复垦交易的地票制度每年为重庆增加约14%的供地。此外,在保障房方面,重庆供地占比已达到22%。这甩出一些二线城市很多倍。
    化解二线城市楼市从一线城市层层传导的上涨效应,还要着眼公共资源均衡供给。
    二线城市楼市“灭火”,不能陷入“越限购越涨,越涨越限购”的怪圈。指望楼市总按照行政指望的节奏来,而忽略市场自行规律,通常只会造成市场机制扭曲。多些土地供应制度市场化改革、多些周边地区公共服务供应,才是釜底抽薪之方。
    楼市退烧须先管理好“房贷”
    ■洪乐风
    从当年的一股脑行政限购、限贷,到部分地区房地产开发迅速降温,再到逐步淡化干预手段、去库存,而后出现如今的政策困境,表明了政府调控定力的不足,以及精准识别、差异对待的功力欠缺。事到如今,关键不在“限购”,而应抓住“房贷”这个七寸所在。
    “限购”更多属于行政化调节手段,“限贷”才是具有市场化调节功能的金融手段。当前,推高房价的力量并不是首次购房群体,而是大量的二次、改善型群体,他们希望将10年奋斗的血汗钱加上更高的杠杆,实现从“90平方米国民户型”向大三居、双卫生间的过渡。这种过渡显然离不开银行信贷的支持,催生了“300万元原值”加“300万元贷款”的拼搏。
    在现行信贷政策下,实现这样的目标并不难。购房者有需求,银行有额度,中介有招数,三口之家月入2万-3万元,对1万-1.5万元的还贷压力可能并不太难受。利率很低很划算,未来的收入增长与通货膨胀完全可以覆盖;更何况,每年20%以上的房价涨幅更提供了担保,所以才有上海小夫妻的“贷款加杠杆”,才有消费贷款鬼魅般的阴魂不散。这才是本轮房价上蹿的真实诱因。
    所以,要想楼市退烧,治理者必须先降降房贷的温度,一是对首次购房者足够支持,对中小户型足够支持;二是总量控制,不仅看贷款的成数,还要关注贷款的总量,不能说只有“首付三成”一条不及其余。房价涨了这么多年,谁名下的房子不值二三百万元,难道就可以由此撬动千万豪宅?那样的话,恐怕再也没人有信心投资实业,再也没人有信心靠踏实工作赢得未来。撇去房地产的泡沫,这一口号前后喊了20年,是时候落到实处下狠心区别调控,精准出手了。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