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09-13
2016-09-13 第07版:七版 【字体】大 |默认 |

南京市六合区工商联的“光彩行”

作者: ■李荣弟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67

    日前,南京市六合区工商联2016年助学捐赠仪式在竹镇举行。这是南京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组织开展的“万家民企帮万户精准扶贫工程——光彩助学活动”会场之一。
    南京市六合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管学军表示,在2016-2017新学年来临之际,区工商联组织市、区民营企业捐赠资金37万元,惠及在读高中以上困难学生110人。
    在捐赠仪式上,六合区总商会副会长、南京九天药房有限公司总经理沙琳在本次捐赠仪式上向10名困难学生捐赠2万元,并代表民营企业家发言,她对自己能够尽到社会责任帮助家乡的困难学子感到很荣幸,同时勉励大家要坚定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开创未来美好生活的决心,要珍惜机会奋发图强,永怀感恩之心,将来学业有成,建设家乡、回报社会。同心千家民企帮千户
    自2012年南京市委统战部在全市统一战线开展“同心·万家民企帮万户工程”以来,六合区工商联积极号召广大民营企业家投身到“同心·千家民企帮千户工程”中来,取得了较好成绩。
    据统计,2012年共有408家企业与445户困难户结对,其中吸纳就业70名,资助学生86名,济困289名,落实帮扶资金103.21万元;2013年共帮扶1250家困难家庭,帮助就业265名,资助学生209名,资助金额达90.5万元,资助困难家庭719户,资助金额741万元;2014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捐赠高达1500余万元;2015年,仅荣盛集团、元创集团三家企业捐赠就高达1500万元。过去4年来,六合区非公有制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实际向社会捐赠共高达7004万元,其中荣盛集团、元创集团分别捐赠4700万元和600万元,广泛用于大病救助、助学等,为构建和谐美丽六合做出了突出贡献。帮扶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响应
    4年来,六合区工商联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引导、动员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积极投身到帮扶活动中来,要求新增常执委把参与帮扶活动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信”教育实践活动的载体,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引导广大会员企业主动响应区委、区政府的号召,主动到经济条件落后的村镇进行帮扶,帮助他们修桥造路,改善生活。六合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及街镇商会、行业商会积极响应,主动对接困难群众,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
    自2012年起,六合区工商联主席周瑞祥率先垂范,每年向2个村捐赠12万元;区工商联副主席冯志强设立100万元基金,每年向红十字会捐赠10万元,用于帮扶因病致贫的困难群众;区工商联常委单位荣盛集团设立了5000万元基金,每年捐赠1000万元帮扶全区困难大学生和大病医疗救助,每年惠及上千人,另外每年还捐赠200万元为原玉带镇所有中小学提供免费午餐等等。六合区民营企业家积极投身造福桑梓、精准扶贫的光彩事业,以多种方式促进六合贫困地区百姓生活的改善以及地方经济发展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进步,与地方群众一起共谋发展、共享文明、安乐,先富带未富,促进共同富裕。桥梁不断深化光彩内涵
    作为民营企业的“娘家”、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六合区工商联一方面把帮扶活动的开展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深入调查研究,全面做好服务,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致富思源,为构建和谐六合建功立业。另一方面,深入到社区(村),向受帮扶的困难群众介绍企业发展历程,了解受帮扶困难群众的民声,听取他们的意见,不断增强困难群众对党的信任,对社会的感恩,增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与困难群众之间的相互理解,努力架起企业与群众之间联系互动的桥梁,为建立“光彩事业”的长效机制奠定基础,做到感情不断、捐赠不断、爱心永驻。
    2012年,南京化工园区组织企业代表与困难群众面对面交流,彼此间产生强烈的震撼和共鸣后,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19家企业在春节前主动上门对接,连续3年向金牛湖街道、冶山街道传送正能量,为每户困难群众捐赠5000元及慰问品,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与困难群众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交上了朋友,得到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认可和赞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