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09-13 第05版:五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外事“专家”民企“娘家”联手搭台促合作 |
南京市建设“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经贸交流合作对接会纪实 |
作者:
■本报记者庄道秋实习生范杰玉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5899 |
|
|
|
|
|
|
日前,由南京市政府主办,南京市外事办公室和南京市工商联承办的“2016南京市建设‘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经贸交流合作对接会”在南京举行。 “一个是外事‘专家’,一个是民企‘娘家’,这两家联袂搭台助推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可以精准把脉、精准服务,让我们走出去的信心更足了。”一位民营企业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记者注意到,对接会邀请了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埃塞俄比亚、柬埔寨、匈牙利等国家驻沪总领馆总领事、商务官员、商务机构、工商社团驻华代表,南京市知名外向型民营企业负责人参会;对接会通过“外交官与民营企业面对面”交流对接,增进了解,发现商机,寻求合作。 南京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徐锦辉在致辞中说,为进一步融入国家和区域发展新布局,南京市提出高水平建设“一带一路”节点城市、长江经济带门户城市、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四个城市”的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在“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建设上,南京市将依托“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点的优势,大力深化和扩大双向开放,重塑海陆丝绸之路连接枢纽功能,创新国际区域合作机制,持续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 徐锦辉表示,南京市鼓励企业加大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力度,鼓励电力自动化、水泥装备制造、轨道交通、商贸流通等优势产业加快在“一带一路”沿线布局和集聚发展,鼓励优势企业进行文化、科技、中介服务和售后服务等领域投资,实现合作双方供需互补、各施所长、各尽所能的良好状态。 据悉,目前,南京市企业赴“一带一路”沿线33个国家投资了135家境外企业。敞开心扉话合作 “希望今天与会的企业珍惜这一难得的交流和宣传机会,了解项目信息、发掘合作商机。”徐锦辉的开场致辞赢得了与会人员的热烈掌声,也为对接会的对话交流拉开了序幕。 三胞集团高级副总裁岳雷表示,三胞集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政策,探寻与沿线国家在多维度、多层次、多方面进行合作与交流。2014年以来,三胞旗下的南京新百收购了英国第三大百货House of Fraser;三胞集团在美国收购了知名的新奇特连锁商店Brookstone;并收购了以色列养老服务企业Natali、以色列居家护理服务公司A.S.Nursing Company等。通过“走出去”并购国外优秀的企业,引进其先进的运营模式和管理系统,三胞集团实现了国内产业的转型升级。 此外,三胞集团加大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目前与新加坡、印度、捷克、斯洛文尼亚等国家建立了友好交流,这些国家的驻华领馆或商务官员先后到访三胞,寻找机会发展互利互惠的合作伙伴关系。 马来西亚驻沪总领事陈扬泰在发言中指出,“一带一路”给中马两国工商合作带来更多机会。他说,中马两国有多种商业机会合作,数据显示,在2004年到2015年之间,中马两国之间的贸易额翻番了4倍,从263亿达到了1060亿元,预计在2017年之前,双边贸易额将达到1600亿美元,这得益于“一带一路”的项目促进。马来西亚优越的商业环境已经成为全球最佳近海制造业务投资地之一,欢迎中国企业前去投资兴业。 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红卫在发言中介绍,润和软件自成立至今始终坚持国际化、专业化、高端化的发展战略,以南京为总部。同时,依托美国、日本等海外高端技术研发平台以及国内高水准的技术团队大力拓展全球市场,国际化战略布局初步形成。去年,润和金融事业部成功拿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金融信息化业务海外首单——中刚合资银行项目,为中刚合资银行提供银行运营和金融服务方面的核心系统、优化及后期运营维护服务。“面对新市场、新客户、新业务,今年我们还将利用自身现有海外分子公司实现与优秀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帮助传统行业提升高附加值与新竞争力的多元化跨业经营,并且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着力布局研发、品牌、交付、服务中心为一体的海外平台。” 印度塔塔集团业务发展总监罗伊尼·帕帝说,塔塔特别经济区作为塔塔钢铁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主要从事工业园和特别经济区的开发事宜。“为了向戈巴尔布尔引进电子制造、金属下游产业、精密工程等制造领域的投资,我们希望在会议期间结识尽可能多的投资商。” 斯里兰卡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拉克士塔·若特纳亚克详细讲解了该国便捷的地理位置、优惠的投资政策、相关企业服务和投资机会。发言结束后,他还意犹未尽表示希望会后能和中国企业家进一步沟通。 “尊敬的各位嘉宾,我是匈牙利驻上海总领事馆商务领事宁玛丽,我本人很荣幸出席这次会议,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为什么匈牙利是投资和拓展欧洲市场的最佳选择。”一口标准的京味普通话,匈牙利驻沪总领事馆商务领事宁玛丽的“中文秀”让与会人员为之一振。她全程用中文介绍匈牙利开放的投资环境,中国知名企业在匈牙利的投资情况,投资企业享受到的一站式免费服务等等,赢得了与会人员的热烈掌声。她说,匈牙利与中国始终保持着友好的政治关系。2011年开始,匈牙利“向东开放”的政策更加把中国作为重要的合作伙伴,这一政策与中国的“一带一路”政策不谋而合。 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上海办事处主任吕尚原说,自2013年起中国成为新加坡第一大贸易伙伴,两国间的经贸合作发展迅速,并且处于稳步上升阶段。新加坡作为东南亚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已经有大量中国企业通过在新加坡进行各类投资,成功整合了区域资源、实现了国际化目标。“企发局将不遗余力地推动新加坡为基地的企业与中国及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金融和贸易等多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落实以及区域整体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做出应有的贡献。” 苏宁云商集团副董事长孙为民认为,在国际交流合作中企业有国别,但是资本无国界,在跨国合作交流中文化隔阂是一大短板,所以苏宁深化国际化战略,收购了欧洲足球豪门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寻求足球这一国际化的语言,找到更多商业合作兴奋点。 荷兰布拉邦省驻江苏代表处副首代周梦娟与孙为民现场形成共鸣。她说,荷兰有埃因霍森足球俱乐部,希望能与苏宁在足球这一国际化语言的推动下加深交流合作。联袂搭台促合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此次对接会是南京市外事办公室和南京市工商联第二次联袂搭台。该活动已成为外事办公室与工商联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一项工作创新。近年来,南京市外事办公室、南京市工商联充分发挥各自在外事领域和民营经济领域方面的优势,共同推进民营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他们联合开展走出去民营企业定点联系工作制度,进行民营企业走出去情况调研,摸清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情况,了解企业需求。其中,外事办公室与工商联共同打造的民营企业APEC商务旅行卡“一带一路”主题沙龙,进一步延伸了服务渠道。 徐锦辉说:“市工商联与市外办要加强沟通联系,共建共享外事资源,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为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和民营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做好服务。” 南京市外事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在服务“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建设中,外事办公室一是积极服务国家整体外交,彰显南京特色;二是聚焦重点地区、国家和项目,抓住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推进关键项目落地,实施好一批示范性项目;三是周密组织,精准发力,研究出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具体政策措施;四是推进统筹协调,“走出去”和“引进来”结合;五是重视人文合作,弘扬丝路精神,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和民心相通;六是谋篇布局,发展和巩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友好城市关系。 据了解,南京市外事办公室今年年初分别制定了《2016年外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工作要点》《南京市外办“一带一路”工作“十三五”规划》,制定了在经贸、人文、对外宣传、友城建设等方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具体目标与推进措施。今年,首推“走进海上丝绸之路”“走进非洲”“走进东欧”“服务民营企业走出去”等4个品牌项目,推动经贸和人文交流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南京市外事办公室负责人说,目前南京市共有友好城市16对,友好合作城市44对。为进一步推进友城建设,拓展民间交往,制定了《2016南京市友城交流和民间交流计划》。利用好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金秋经贸洽谈会等平台巩固友城友谊,发挥友城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窗口和桥梁作用,使友城成为服务国家战略、传播南京声音、推动国际合作的重要阵地。积极地为南京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集聚国际资源、搭建海外平台,传播南京声音,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对于民营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南京市工商联负责人告诉记者,面对新形势,南京市工商联发挥“三性”特点和优势,围绕“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在服务民营企业“走出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逐步形成具有南京特点和特色的创新工作品牌。他说,此次对接会的举办就是让驻华使领馆的“外交官”了解工商联、了解民营企业、关注民营企业,为民营企业稳妥健康“走出去”搭建平台,扩大企业在海外的朋友圈、信息圈、合作圈。使企业需求直接传达给“外交官”,同时也使“外交官”的智慧、信息和经验成为企业“走出去”的推动力,让越来越多民营企业不仅“想走出去”,还能够“敢走出去”,更能够“走得好”“走得稳”。 南京市工商联负责人表示,南京市工商联注重与市外办等部门及境外友好单位加强对接,为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搭建新的平台,开辟渠道。南京市工商联与“一带一路”节点国家商务机构联合开展各类经贸交流活动,每年均超过20场,参会企业达2000余人次,与4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经贸交流与对接活动,与39家境外工商社团缔结友好商会协议,为民营企业适时提供了大量有效商务资讯,赢得了民营企业普遍赞誉。 该负责人认为,积极推动民营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是工商联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积极开展民间外交,加强同境外工商界的交流合作,更好为民营企业开展国际合作提供服务,是发挥工商联桥梁、纽带、助手作用的重要内容。企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主体,民营企业是推进“一带一路”的生力军,他们将驰而不息地引导服务民营企业根据自身特点有序“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走出去”收获合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十二五”以来,至今年上半年,南京市民营企业境外投资大幅增长,投资项目408个,协议投资额62.2亿美元,占全市的72%和80%,民营企业为南京市境外投资的主体。 在走出去“一带一路”建设中,南京民营企业经营主业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境外投资,涉及批发和零售、电子商务、医疗养老、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房地产、酒店及旅游设施、商务服务、钢铁制造等行业;二是承包工程,涉及房屋建筑、交通工程、水泥工业、石化装置、通信工程、楼宇智能化、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涌现出了苏宁、三胞等一批领军企业。 统计显示,2015年,南京市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33.34亿美元,同比增长23.63%,占江苏省总量的38.1%,超额完成全年工作目标的17.75%。2016年1-6月份,南京市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8.9亿美元,同比增长21.92%,占江苏省总额的41.93%,占全国总额的2.86%。 据介绍,南京市民营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的主要特点表现在:第一,境外投资热情高涨,近三、四年掀起走出去的高潮。 第二,投资方式呈多元化发展。南京市民营企业在境外投资过程中,从以往赴落后国家和地区进行小规模试水,发展到现在紧紧抓住全球经济危机、欧债危机带来的商机,采取海外并购等形式投资研发中心、境外营销网络。 第三,境外投资品质、数量迈上新台阶。近两年,南京市境外投资的数量、品质都在上台阶,境外投资的结构也在悄悄发生变化。目前许多企业拓展海外业务的同时,还在摸索借助海外管理经验提升国内相关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四,境外投资与“一带一路”建设紧密结合。“一带一路”沿线的大多数国家处于工业化阶段,为南京市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资源配置能力的强化以及市场的拓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为解决以汽车轮胎为主的黑色污染问题,及目前再生橡胶生产的高污染、高能耗、再生胶性能不稳定问题,红太阳集团与俄罗斯、荷兰、德国进行国际合作研究,历经三年的努力,成功研制了世界唯一的、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再生胶新型生产工艺和成套设备专利技术。这一技术不仅得到了国内的高度认可,也得到了国际上的重视,受马来西亚的邀请,红太阳将在马来西来投资建设一个以新型再生橡胶为主的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园。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将产品卖到了白俄罗斯、厄瓜多尔、越南、巴基斯坦以及非洲等“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去年,公司出口业务呈两位数增长。此外,金智科技在保加利亚投资了光伏项目,晨辉矿产在尼泊尔投资了采选矿项目,大地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江苏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等优质工程承包公司在柬埔寨、乌兹别克斯坦、约旦、南非等“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均有承包工程项目。 第五,“走出去”与“引进来”紧密结合,促进国内企业转型升级效应明显。南京市知名的民营企业都十分注重在“走出去”的同时不忘“引进来”,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走出去”并购国外企业的同时,也注意引进其先进的产品、技术、商业模式、管理系统和相关人才,助推国内企业快速转型升级,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苏宁、三胞便是其中优秀的代表。 第六,境外承包工程企业队伍不断壮大,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截至目前,南京市有资质的民营境外承包工程企业由2012年的27家增加到现在60家,行业由传统的房屋建筑、交通工程延伸到水泥工业、石化装置、通信工程、楼宇智能化、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其中大地建设集团、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南京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南京西普水泥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大吉铁塔制造有限公司等一批优质民营企业已经成长壮大。 部分民营境外承包工程企业在施工实体“走出去”的同时,积极探索EPC、PPP、BOT工程总承包模式与境外投资相结合的方式,市场开拓能力、项目管理水平都有所提升,企业效益明显上升,国际品牌影响力逐步增强,进一步巩固了尼日利亚、沙特、安哥拉、莫桑比克、新加坡、柬埔寨等优质市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