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09-02 第08版:八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陈经纬:要警惕“港独”破坏香港法治根基拖垮香港整体经济 |
|
|
|
|
|
|
9月4日是香港立法会选举的日期,针对香港有一些人认为主张、宣扬、推动“港独”的只是极少数人而且停留在口头表达的“言论”层面根本不能成事的错误看法,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香港中国商会主席、紫金谷创新创业发展中心主席、香港智库主席陈经纬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警惕“港独”企图入侵立法会,破坏香港法治根基,拖垮香港整体经济。 陈经纬指出,当前,以撕裂香港社会,分裂国家主权为目的的“港独”思潮疯狂蔓延,主张、宣扬、推动“港独”的极少数分子不仅在社会上大肆鼓吹,还把“独”爪伸向校园,更企图通过参选立法会入侵特区建制。如果让蓄意破坏香港繁荣稳定的代理人进入立法会搅局的图谋得逞,必将破坏香港法治根基,严重伤害香港营商环境;阻碍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和推动经济发展的策略得到实施;损耗香港社会团结奋斗的能量,最终加速拖垮香港整体经济。立法会选举投票在即,所有热爱香港的选民,无论政治理念、价值观、个人喜好有多大差异,都需要觉醒,都应该有责任、有智慧用好手中一票,阻止“港独”分子入侵立法会。 陈经纬说,对“港独”思潮蔓延的危害,香港社会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有不少人认为,主张、宣扬、推动“港独”的只是极少数人而且只是停留在口头表达的“言论”层面根本不可能成事,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应该说,从能不能成事的角度看,中央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和关心香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心以及能力都毋庸置疑,13亿中国人绝对是“零容忍”让“港独”思潮在香港蔓延。如果任由“港独”思潮蔓延为祸,香港整体经济将很快被拖垮。陈经纬认为,这个判断不是危言耸听,至少有四大理由作为支撑。 第一,香港的营商环境将受到巨大危害。 说到香港的营商环境,大家通常会说自由的经济制度、完备的法制、高效的政府、广泛的国际联系、中西合璧的多元文化等等。没错,这些都是构成香港优越营商环境的重要元素。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的经济城市,长期不搞政治争拗而专注经济发展,大家往往忽略了构成香港营商环境最佳基础的元素——社会稳定。 社会稳定是任何一个地方发展经济的最基本条件,也是国际资本最看重的条件。回顾香港发展历史,二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港英政府出于管治和获取利益的需要,通过各种手段稳定社会,让香港人不问政治埋头赚钱,同时吸引国际资本强化香港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令香港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即使在香港回归提上议事日程的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香港人心迅速稳定,社会安定,经济照样繁荣。但在回归的过渡期,英国政府部分政客破坏中英合作、一手拆毁“直通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港人和国际资本的疑虑甚至恐慌,港人大量移民,国际财团观望甚至有部分撤资,造成香港经济在一段时间内的放缓停滞。 香港从来不是一个政治争拗的城市,而是一个以法治为根基而活跃的经济城市。这是香港赖以成功的核心元素之一。可以设想,如果香港因为政治争拗原因导致社会动荡,尤其是因为让极少数人胡闹“港独”而令发展前景阴霾密布,就算自由、高效、多元依旧,但法治根基在立法会上受到刻意破坏,必将拖垮香港整体经济。 第二,香港作为国家与国际“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必然受到破坏。 没有人会否认,香港这个没有资源、内需市场微小的“弹丸之地”,在回归祖国之后,能够稳保国际三大商业中心的地位,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背后有一个经济飞速发展、机遇和市场极为庞大的祖国。香港真正成长为国际级商业中心,靠的是发挥香港所长、服务国家所需,把握住了国家改革开放的机遇,一面北上发展实业,协同内地引进国际资金、人才、服务,为国家“引进来”发挥积极作用,香港商界也从中获益;一面为国家“走出去”战略牵线搭桥,为内地资本投资世界各地提供服务和合作,香港商界也同样从中获益,香港商界的获益其实是带动了香港整体经济的繁荣,从而使香港各界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这是我们有目共睹、铁的事实。 如今,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全面推进,深化改革、转型升级全面铺开,内需市场持续扩大。在“一国两制”之下,香港正可以发挥“国家所需、香港所长”的无可比拟的优势,把握机遇,实现香港经济新的飞跃。 但这一切的最大前提是“一国两制”和香港基本法的实施。香港只有以“一国两制”和香港基本法的框架之下运行为基石,中央才会对香港高度信任,两地关系才会和谐,两地交往合作才会顺畅。可以设想,如果让“港独”思潮持续蔓延,中央对香港不放心,两地商家、民众之间猜忌、对立持续发酵,香港还有什么条件享有国家的发展机遇?我们用换位思维的逻辑来思考,中央政府能怎样支持香港?内地民众能怎样与香港紧密合作?国际社会怎样能将资本留在香港? 第三,特区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各种策略都将落空。 政府的有效管治,从来都是一个地方赖以成功的重要条件,香港更不例外。港英时代,港督大权独揽,强力施行行政主导,在客观上起到了排除施政干扰、高效决策、高效运行的良好管治效果。这是“行政主导”作为管治模式被写入基本法的原因。 但是,香港回归后,英国部分政客临撤退时埋下的“政治地雷”——政党政治,开始显示破坏力,而且越来越大。随着反对派的政治对抗性越来越失态,随着激进政治主张越来越疯狂,香港的行政立法关系持续恶化,如今立法会已经成为对香港政府施政、管治的最大阻碍,持续恶化的拉布、流会,让政府许多推动经济、惠泽民生的政策无法推行。比如成立一个对香港发展创科产业具有重大意义的创科局,在立法会拖延了3年;一个让香港追赶世界版权潮流的版权条例修订,竟然被生生拖死;一个割除医疗界痼疾、平衡病人权益的医委会条例修订,在立法会无疾而终。因为反对派为了反对而反对的种种倒行逆施作为,政府很多方面的施政被迫原地踏步。 立法会已经逐渐沦为香港政治争拗的“风眼”。还会更坏吗?如果“港独”分子进入立法会,一定会更坏。因为他们的政治目的更加背离“一国两制”,政治主张更加挑战“一国两制”,政治手法更加激进、暴力、狂妄,立法会将更无宁日。 第四,香港社会团结奋斗的能量将全面内耗。 长期的政治、宗教、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让每个社会都积淀形成自己的内生能量。香港作为一个移民城市,广大市民在长期求生存、求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求真务实、顽强拼搏、灵活应变、团结协作的巨大能量,形成了和谐包容的社会文化。“狮子山精神”,就是对这种巨大内生能量的形象概括。 “狮子山精神”形成的基础是什么?是不问意识形态的争拗,排除族群的隔阂,包容多元文化,将内耗减到最少,大家一起专注经济社会发展。形象的说法是“不问政治争拗埋头赚钱”。无数国家地区的无数历史都告诉我们,没有政治争拗的时候,就是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时候。“狮子山精神”昂扬的时候,是香港发展最好、最迅速的时候。 “港独”思潮将给香港社会带来什么?仅能得到小数人抒其己见,为了反对而反对;破坏香港法治根基,拖垮香港整体经济所带来的危害之外,都看不到对香港社会带来任何好处,只会让社群撕裂、社会动荡、内地民众反感、中央政府对香港失去信心,国际社会对香港担心。香港绝大多数市民始终是认同国家且有深厚家国情怀,对“港独”同样绝对是“零容忍”!因此“港独”这个极端的政治主张和相应的政治行动,必然在香港社会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社会的对立将变得绝对化,动荡不安将常态化。一旦到这个地步,还有什么能量去专注发展经济? 陈经纬强调,问题就是这样,恶果可以预见。所以,全体香港人应该一起出手阻止恶果产生。眼前出手的最直接行动,就是用选票阻止“明独”和形形色色的“暗独”势力入侵立法会,让爱国、爱港者进入立法会,有原则的协同政府一起真诚为民服务,为香港保持长期繁荣稳定,为造福香港市民付出不懈努力。(杨联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