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09-02 第06版:六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益海嘉里天地“粮”心 |
看一粒稻谷在水稻循环经济中的精彩一生 |
作者:
■本报记者姜虹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831 |
|
|
|
|
|
|
粮食是人类生存之根本,是社会经济发展之基石。长期以来,全球粮食浪费现象令人咋舌。浪费不只在餐桌上,浪费还存在于储粮、加工、流通等环节:中国生产和流通环节损失的粮食达3500万吨,约占粮食进口量的1/3。 日前在由亚太经合组织(APEC)粮食安全政策伙伴关系机制(PPFS)框架内“APEC小农和中小企业粮食减损失技术、经验相关研讨会”上,益海嘉里集团公共事务部总监王巍向与会经济体代表介绍了“益海嘉里水稻循环经济”的探索与实践,阐述了该创新模式如何通过订单农业、基地建设、科学收储加工来实现保障农民增收、促进节粮减损、推动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经验,论述了该模式对于加快水稻产业转型升级、共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积极作用。本次会议是落实APEC2014领导人北京宣言、APEC面向2020年粮食安全之路线图以及APEC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的一项具体行动。 订单农业前端惠农生态好米后端惠民 长期以来,中国水稻种植加工大多处于分散种植、粗放加工、产能低效的状况,“小、散、低”的加工格局加剧了粮食损失浪费,水稻加工产业亟待升级。从2006年在中国黑龙江佳木斯建立第一个水稻加工生产基地起,益海嘉里就坚持对水稻加工行业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于2008年首创了全球领先的水稻循环经济模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升级,科学助力节粮减损。益海嘉里通过优质品种、优良产地、优价收购、优化技术的四优订单农业,将种植、收储、加工、消费结合起来,有效解决农业产业效率低下难题。截至目前,益海嘉里已经在全国八大主要水稻种植省份,建立了29个优质水稻生态基地。数据显示,益海嘉里订单农业模式,每吨水稻可增收220元,按益海嘉里年均水稻加工量300万吨计,共增收约6亿元。 王巍指出,好基地才能出好大米,绿色优质的品牌米离不开好生态与科学化管理。益海嘉里的稻米核心基地所处产区位于生态示范区,基地定期进行水土检测,确保种植全过程受控。不少大米加工企业为了顺应市场,过度追求成品粮的亮、白、精,殊不知,过度求精,不仅导致营养成分流失,而且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据国家粮食局2014年组织的有关行业专家测算:以大米一级与三级标准比较,一吨水稻加工大米得率降低3%-5%,相当于多损耗500万吨成品米产量。益海嘉里出品的大米,采取梯度烘干,不过度抛光,尽量减少加工浪费;用CO2保鲜技术延长大米保质期,减少储存损失。 稻米全身都是宝“吃干榨尽”的精彩 业内人士指出,如果能合理利用米糠资源,中国每年可生产230多万吨稻米油,相当于中国1亿多亩土地所产大豆的含油量,这将使中国食用油自给率提高5%-10%,这是在不与粮争地的 情况下,提高我国食用油自给率的有效途径之一。王巍指出,益海嘉里作为国家粮油行业科技创新的先行者,在稻米油的科研和市场推广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开创了分散保鲜,集中制取,集中精炼的全新稻米油生产模式。目前,益海嘉里已经能将米糠油的酸价从原来的25控制到15,从而提高5%的得油率,使每吨米糠增值450元,极大地提升了米糠的利用价值。 其次,益海嘉里的循环经济模式,将传统加工业抛弃的稻壳用以燃烧,利用成熟的技术进行发电,可完全替代化石燃料,节约能源。数据显示:煤炭发电的成本每吨360元。而稻壳发电的成本每吨150元,按每吨稻壳的发电量相当于0.58吨煤计,节省发电成本120元。益海嘉里每年燃烧稻壳60万吨,相当于节省煤炭35万吨,节省发电成本7200万元,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500吨。益海嘉里倡导的稻壳发电技术,不仅对于节粮减损有着重大意义,而且对解决全球能源消耗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另外,从稻壳灰中提取的白炭黑是纯天然的可再生资源,可广泛应用于化工和轮胎橡胶等行业。益海嘉里以可再生资源稻壳灰为原料,一吨稻谷产生的稻壳可以制取0.03吨高附加值的白炭黑,显著增加了橡胶的强度,并帮助降低轮胎的滚动阻力,提高燃油效率,绿色环保。世界三大轮胎巨头之一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与益海嘉里合作,使用稻壳燃烧灰烬制取的白炭黑生产绿色节油轮胎,通过行业跨界联合,推动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 王巍表示,一粒稻谷,在益海嘉里人的手里,不仅可成为品牌大米,还可提炼出卵磷脂、米糠蜡、谷维素、米硒粉等高附加值的产品,而且可发电、可制油、可变身绿色环保的轮胎。这就是益海嘉里水稻循环经济对每一粒稻谷的“吃干榨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