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08-26
2016-08-26 第06版:六版 【字体】大 |默认 |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新规显现威力

分析人士指出监管趋严有利于更好地规范资本市场

作者: ■本报记者李涛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14
    对上市公司重组,一方面确实应该加强监管,防止一些公司和机构借重组而任意侵犯投资者利益;但另一方面,政策面上还应该多有鼓励和支持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新规的威力日渐显现。Wind数据显示,8月以来,累计已有16家公司宣布终止重组,取消定向发行计划。
    统计数据显示,自6月份以来,沪深两市有50余家公司终止定增计划。对此,分析人士指出,监管层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行为,根本上是为了引导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提高市场化水平、强化公司治理,同时也是促进市场估值体系的理性修复,通过并购重组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引导更多资金投向实体经济。
    近几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已经成为A股市场的主旋律之一。从2014年百舸争流,再到2015年的井喷式发展,A股并购重组迅速走向火爆,并且花样百出。而在精妙的各色方案中,刻意规避监管、无视投资者利益的案例同样层出不穷,特别是去年股市异常波动后,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一些不符合标准条件的公司试图规避重组上市认定标准;由于IPO排队时间较长,一批“红筹”企业谋求从境外退市后回归A股市场,“壳”资源稀缺,炒作升温,再度引起市场热议。
    因此,今年在并购重组市场延续火爆态势的同时,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都加强了对并购重组的监管。2016年伊始,上交所、深交所便频繁向筹划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发去问询函,询问的问题也主要集中在“高估值”“高业绩承诺”等问题上。6月12日,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在2016年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加强对忽悠式重组、跟风式重组等监管;6月17日,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向社会征求意见,新规取消重组上市的配套融资,提高对重组方的实力要求。
    “监管层的这一系列监管措施意图很清楚,就是要提高市场化水平,推动市场健康发展,促进A股优胜劣汰。”一位券商高管认为,加强对并购市场的监管利于上市公司通过正常的并购重组提高质量,同时有利于市场对“僵尸企业”等的清理。
    分析人士指出,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监管层此时制定严格的重组新规,有利于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行业整合,改善基本面,提高持续经营能力,为经济转型提供持续动力。
    分析人士指出,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上市公司重组,一方面确实应该加强监管,防止一些公司和机构借重组而任意侵犯投资者利益,但另一方面,政策面上还应该多有鼓励和支持。
    “从IPO到并购重组,现在再到定增,监管趋严正在资本市场各个层面全面发酵。但随着监管层更加频繁地发出问询函,也有利于减少上市公司的投机行为,更好地规范资本市场。”上述人士说。
    在国投瑞银瑞达拟任基金经理綦缚鹏看来,目前综合来看,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在下降,但宽松背景下资金配置性需求切实存在,优质公司、大盘蓝筹股估值不贵,中小创估值偏高。展望后市,预计A股市场指数维持震荡,结构上继续去泡沫,价值股有机会,可选择有业绩有估值的白马股。中欧基金曹名长继而表示,他持续看好三季度的A股市场表现,尤其是国企改革推进过程中所孕育的投资机会。结合供给侧改革、去产能的大环境,国企改革推进过程中不少受益公司的投资机会明显。而从行业配置上看,三季度市场风格或逐步转换,在价值股、蓝筹股和高分红板块中,估值低,业绩稳定的投资标的值得长期关注。
    日前,腾讯超越阿里,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科技公司,两者的市值分别达到2490亿美元和2460亿美元,凸显了科技股的高成长性。华夏创新前沿拟任基金经理郑煜表示,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发展促进新兴产业的崛起,能够孕育出很多未来成长最为快速,行业空间非常广泛的行业,是二级市场重要的投资机会,目前科技股投资的大时代已经开启。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