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08-10
2016-08-10 第07版:七版 【字体】大 |默认 |

聚电CEO贾雪峰:在新能源汽车业赢得先机

作者: ■见习记者徐徜徉本报记者王呈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993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经过2013年的酝酿、2014年和2015年的爆发式增长,到今年上半年销售17万辆,同比增长162%,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已经超过多数人的想象。
    “当年创业,做足了8年抗战的准备,结果没想到2013年新能源汽车就火了。”聚电网络科技公司CEO贾雪峰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道。在这样的背景下,贾雪峰不仅拿到了上市公司的注资,还在充电桩软硬件、新能源汽车运营销售方面率先获得盈利。
    从“教人游泳”到自主创业
    今年还不到35岁的贾雪峰,已经创业4年了。
    在2012年以前,贾雪峰一直以另外一种身份接触着创业者——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后,贾雪峰成了一名风险投资人。这种西装革履、手拎提包的“金主”角色,他一共扮演了8年。
    “当初如何走上创业这条路的?”面对这样的发问,贾雪峰的回答有些轻描淡写:“当时我评估了自己手里的资源,认为新能源领域是我所擅长的,于是没想太多,就这么冲进来了。”
    “做风险投资就像是‘站在岸边教别人游泳’。”贾雪峰这样形容自己8年的风投生涯,但站在投资人的角度对“独角兽”们的发展指手画脚,并不符合他对自己的期待。
    理工科的学术背景,加上清华园3年的熏陶,这些经历都在贾雪峰心里种下了“实业报国”的种子。“做了多年的投资人,跟各行各业的企业家们接触多了,还是觉得实业更能真正地改变世界,改变人们的生活,自己心里也一直觉得跃跃欲试。”贾雪峰说。
    不以“生意人”自居的他,认为“新能源汽车”更加贴近自己的“实业”梦想。即便是在今天,聚电当前盈利可观、估值超过5亿元,贾雪峰依然笑称自己“不为赚钱而来”:“如果我的目标是‘创富’,可能回到原来的风投行业还更容易些。”
    据CEO贾雪峰透露,截止到2016年3月,聚电已在全国20多个省份建有2655个充电桩,8月后还将进行产能扩充,目标是令产量翻倍。聚电所能制造出的充电桩,既有最高功率可达150千瓦的直流快速充电桩,也有可以放在汽车后备厢的便携充电桩。
    从投资人到创业者,如今的贾雪峰已经在这个新角色里渐入佳境。
    做好“后勤大队长”
    打开聚电网络科技公司的官方网站,飘扬在首页最显眼位置的一句话就是:“趁年轻,携手改变这个行业!”
    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是个相对年轻的行业,聚电也是个年轻的创业企业,而贾雪峰,更是个年轻的CEO。
    风投经历令贾雪峰对种种商业操作规律十分熟稔,还积累了丰富的人脉资源,那些人脉后来成了他创业的“合伙人”。贾雪峰坦言,曾经的风投经历令自己形成了规避风险的思想习惯,在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上缺乏聚焦度。“还好我有我的合伙人们,”贾雪峰说,“他们都是非常了解我的人,会在我可能犯错的时候及时站出来,做出有力的扑救。”
    谈起自己的合作伙伴,贾雪峰显得十分引以为傲,他有两个挑选合伙人的标准:具备自己所不具备的能力;和自己志趣相投。而这两点,聚电的另外几位合伙人——软件背景出身的卢晓晨、电力背景出身的邓小颖和投资人背景出身的杨帆都做到了。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贾雪峰的周围聚集起了越来越多的同道中人。在聚电的合伙人框架下,无论是管理合伙人还是创业合伙人,都在各自领域拥有着绝对的话语权。而贾雪峰将自己定位成了一个“后勤大队长”。“我的合作伙伴们,都是我所敬佩的人,”贾雪峰说,“而我的任务就是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尽可能的资源。”
    当年轻与年轻碰撞到一起,这条创业之路,注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贾雪峰看来,现阶段行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令用户接触和购买到新能源汽车;又如何令买了车的用户不再有后顾之忧。”传统的销售渠道难以满足电动汽车的销售需求,而电动汽车产品本身又还不具备能与传统汽车相抗衡的优势。
    曾有传统车企找到贾雪峰,愿意提供一定奖励,希望聚电能够专门为他们的电动汽车提供充电网络服务,但贾雪峰拒绝了。宁肯放弃补贴,也要令聚电保持着一个相对中立的渠道商角色,这是贾雪峰的“长久之计”。
    “现在电动汽车品类还很少,渠道商作用未得到充分的凸显,”贾雪峰谈道,“而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专业级的‘裁判员’,客观地评估各品牌电动汽车的优劣好坏,再结合用户的需求,为他们推荐更适合自己的电动车。未来不排除有这样的可能——我们会找到供应商来为用户定制一款符合其特殊需求的电动汽车。”
    贾雪峰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新能源汽车行业走了其他新兴产业发展的老路——由高速发展,到慢慢地从高位滑下,最终走向产能过剩。
    针对推广新能源汽车的问题,贾雪峰建议,除了给予补贴之外,政府也可以考虑令电动汽车车主享受“高速免费”“专用车道”等优惠待遇,用实实际际的生活便利来刺激人们购买电动汽车的热情。
    一年一个新模式
    “聚电”起初更像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致力于为电动汽车用户开发出特色化、地域化的应用程序。
    然而,随着业务的推进与拓展,贾雪峰的团队发现,电动汽车领域相关硬件配套设施无法与其软件布局相匹配,尤其是电动车的充电桩网点,数量少、质量差,难以满足用户需求。于是,他们又将“硬件”的生产与研发纳入经营版图,自己动手为用户制造区域化、服务一体化的智能充电桩。
    但很快,贾雪峰又发现,充电桩的质量上去了,电动汽车的落地又成了新的问题。于是他很快转换思想,决定以“车”带“桩”,建设名为“聚电车间”的电动车体验店,目前北汽、比亚迪、奇瑞、腾势、吉利等车企均有车型入驻店面。
    这样一步又一步的转变,用贾雪峰自己的话而言,“就是一个不断搜集需求、改变策略的过程”。
    从聚电发展的时间节点来看,2012年筹备软件业务,2013年开始硬件研发,2014年实现了智能充电桩开发与生产,2015年全国范围内建设充电桩网点,2016年顺势推出“聚电车间”。一年一个新模式,贾雪峰和他的团队在电动汽车这块充满生机的新兴领域内,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探索着。
    当前,聚电正试图以充电桩业务为支点,通过大约1:10的比例来撬动一个城市的新能源发展。在贾雪峰看来,建设充电桩和“聚电车间”,不仅能在当地推广相关车型与产品,还能拉动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地方经济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这些都将为一个城市的新能源发展带来极大的良性循环效应。“在软件方面,我们已经拿到了城市级别的订单。”贾雪峰说,此外,不少民间资本愿意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但往往会苦于找不到抓手,而聚电愿意将自身的技术优势与地方投资者共享,以共办合资公司的方式助力城市的充电桩建设。
    “与地方公司合作的时候,我们完全是以对方为主的,”贾雪峰说,“合作方往往会投入占据绝对优势的资金,并享受绝大部分的收益。”
    “聚电的心态一直是开放的,”这位创始人笑着说,“我们总是致力于培养同行,培养自己的竞争对手。”在新能源汽车的领域里,对于那些缺乏硬件设施的企业,聚电会帮助它们建设硬件;而对于那些软件设施不佳的企业,聚电又会毫不吝啬,为它们搭建APP平台。贾雪峰认为:“对于一个新的产业来说,只有拥有足够多的从业者,这个行业才会得到发展。”贾雪峰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以聚电为中心的产业联盟,令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都可以活跃起来。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