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08-03 第02版:二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闽商精神传廿载,扶贫协作看闽宁 |
——闽宁模式二十年启示录 |
作者:
■本报记者 张文燕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5397 |
|
|
|
|
|
|
"你从八闽大地走来,带着海风,带着温暖;几回回梦里回到六盘山,闽宁情谊割不断……"这曲流传在宁夏的新花儿,道出了当地百姓对福建各界援宁人士的感激之情。 隔山向海,情谊绵绵。 20年来,闽宁对口帮扶协作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协作、共同发展"的指导原则,由最初单向的扶贫解困,发展到经济合作、产业对接、互利共赢的新阶段;从单一的经济援助,发展为旅游、教育、文化、医疗等多领域合作的新格局;从单纯的政府行为,发展为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对口协作机制,实现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可喜局面,创造了全国东西扶贫协作的"闽宁模式"。 顶层设计,引导扶贫协作 1996年,全国东西协作进入到了关键阶段,为了进一步缩小东西差距,减少贫困人口,5月,福建、宁夏两省区党委、政府根据中央"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和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决策部署,决定全面开展闽宁对口扶贫协作。 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指出:"这是个战略决定。先富帮后富共同富裕,这更有利于我们国家的稳定、民族的团结,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1997年,习近平同志在宁夏召开闽宁对口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期间,与11位在宁闽商代表座谈,希望闽商进一步发展,把福建的先进理念带到宁夏,动员更多的企业家到宁夏找市场、搞开发,结成联合体,共同发展。 不仅如此,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时还强调,闽宁协作要注重建章立制,做到"联席推进、结对帮扶、产业带动、互学互助、社会参与"五项机制共同推进,落实议定事项,兑现所作承诺。 福建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响应号召,认真贯彻习近平同志的系列指示精神,按照两省区对口扶贫协作联席会议提出的"动员企业家到宁夏投资办厂"、"开展经贸合作"、"兴办社会公益事业"等要求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具体部署,20年如一日,持续动员闽商和闽籍商会积极参与闽宁对口扶贫。 20年过去了,效果如何? 闽商在宁夏成立了13家异地商会和行业商会,带动赴宁创业的闽籍企业和商户5000多家,年创产值超过350亿元,年上缴税金10亿元,安置就业10万多人,为宁夏招商引资超千亿元,帮扶社会公益事业1.2亿元…… 因地制宜,产业协作扶贫 1998年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三次联席会议决定,以产业协作为基础,在宁夏发展资源开发型、劳动密集型和能带动千家万户脱贫致富的农副产品加工项目。 从不毛之地的戈壁荒滩,到逐步培育了种葡萄、养黄牛、输劳务、建园区4个支柱产业,闽宁镇作为两地产业协作扶贫的一个典型,是如何从无到有地发展产业的? 闽宁协作确立后,福建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曾多次组织福建企业家考察团和宁夏福建商会企业家到宁夏考察,到闽宁镇考察,闽商们发现了这里的商机,"这个地方条件非常适合种植葡萄!" 自然条件适宜,闽宁协作又建立了保障机制,闽商们就这样把十几亿元的钱投入到了戈壁滩上。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沿着贺兰山东麓已经形成大规模的葡萄和葡萄酒产业,单是闽宁镇种植葡萄面积已达到了6.2万亩,葡萄酒的产量达到2.6万吨以上,整个产业带动了镇上4000多人就业。 除了引进葡萄种植,多次考察还引进了福建亚通水科技和创新管材塑料项目等7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在闽宁镇落户,实际投资5亿多元,合力推动闽宁协作在闽宁镇从单项的扶贫解困发展到经济协作、产业对接、互利互赢阶段。 闽宁镇党委书记钱东告诉记者:"闽宁镇老百姓可以不出家门,就近打工,务工的成本降低,老百姓自身的收入增加,他们叫农业产业工人了,不再是原来定义上的农民。闽宁合作这20年,从1997年搬迁初期,老百姓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500元,到2015年底达到10361元,收入增长了20倍,可以说一年一翻。" 闽宁合作的一个重点工作就是立足贫困地区的特色和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发独特的生产合作模式。闽宁镇的发展如此,其他地方也是如此。 在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国家级贫困县西海固地区的西吉县,种土豆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现在种土豆能赚这么多钱,这在以前是不能想象的。 闽商严国圣的宁夏国圣食品公司应邀到西吉考察了十几次,最终决定在这里建厂投资,致力土豆的深加工研发。国圣食品公司利用自己成熟的营销渠道,当年就为西吉向全国十几个省市销售了几万吨土豆;现在更是把小小的土豆变成了各种各样的休闲食品畅销西北五省区,每年消化马铃薯4万吨,成为西海固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样本,带领西吉现代工业实现零的突破。 以前,西吉农民各家各户自己种植蔬菜,但由于市场信息不畅,种植面积小,很难抵御市场的冲击,种好的菜烂在了地里是常有的事。 面对这种情况,来自福建的“全国种粮女标兵”林水英带领华林公司在西吉1万多亩的土地上,通过土地流转建立起了稳固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并开创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产、加、销”一体化的“华林模式”。他们利用当地的气候条件,投资冷凉蔬菜生产,租用当地农民土地建大棚。一方面土地流转,老百姓能够挣到一部分钱,另外通过在华林基地打工,1年可以也挣一、两万元钱。 如今,华林公司已发展到7个生产基地,不仅帮扶援建了移民村,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变成了产业工人,还带动周边8个乡镇36个村千户以上的农民种植蔬菜2万多亩。 强壮工业筋骨,还必须依靠园区平台。 2010年,在西吉缺电少水的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两位闽商和福建在宁的挂职干部啃着干馒头,开始筹划建设宁夏首个“闽宁产业园”。 2013年,“闽宁产业园”开始重点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电子信息、葡萄酒和配药产业等产业。目前,园区里已经有9家企业入驻。 接着,闽宁镇扶贫产业园,西吉、盐池、隆德闽宁产业园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相继开工建设。 20年来,闽商们一批批赴宁投资,栖息在不同产业的链条顶端,引领走向,改变了西海固延续了千年的传统生产方式,很多闽商干脆定居宁夏,以产业项目帮扶为重点,扶持当地优势特色农业,促进了宁夏地区经济结构和经营方式的转变。 授人以渔,造血扶贫为本 “1997年,第二次闽宁对口合作的扶贫工作会议上,为解决‘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问题,提出在贺兰山东麓有水源的地方建一个闽宁村,帮老百姓搬出山大沟深的高原山区,搬到有水源的地方进行扶贫开发。”永宁县县委书记钱克孝回忆道。 这个村就是后来的闽宁镇,一个福建对口扶贫宁夏而新兴的乡镇。作为福建对口帮扶的窗口和平台,闽宁镇引来了黄河水,接受了来自西海固地区西吉县、海原县1000户因生存条件恶劣而搬迁的移民,也引来了闵商的投资。 闽宁镇的发展是西海固地区脱贫的缩影,更是闽宁协作的剪影。通过闽宁协作,这些贫困地区的老百姓生活有了新村落,生产有了新方式,发展有了新产业,致富有了新路径,地区面貌焕然一新,而这些新,最根本还是来自于人观念的更新。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 在扶贫开发中,闽宁两省区坚持抓“智力扶贫”,先后兴建、扩建学校186所,帮助近4万名辍学儿童和数百名贫困大学生重返校园,并通过阳光培训和劳务对接,上万名的年轻人走出大山,到福建务工赚钱学技术,不仅学习了先进的知识技术、精细化管理,也开拓了视野,将更开放的理念带回到了大山。 蒙忠鹏在莆田新威电子有限公司工作学习7年后,回家乡注册了西吉县震湖鹏强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推广地膜玉米,促进玉米丰产,合作社年加工杂粮上千吨,辐射带动周边5个乡镇两千多农户亩增收两千元。南国强从福建德信公司学习带回“三件宝”:资金、思路和市场,创办了西吉县义丰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养殖黑山羊致富。 一批批以蒙忠鹏、南国强为代表的“福建牌”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乡创业,不但为家乡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也成为带动老百姓致富的能人。 同时,闽商及其企业带来的新技术、新理念,为这些相对闭塞落后的地区打开了一扇窗,也帮助了当地百姓拓宽思路。像宁夏国圣食品公司的土豆深加工产品让种了一辈子土豆的当地农民大开眼界,现在他们也不再闷头种土豆了,而是开始主动学习科学种植,研究市场了。 回顾这20年,从最初单纯的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从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治理到发展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闽宁协作领域的不断拓宽和成果,逐渐成为“闽宁模式”最鲜活的注解。 不忘初心,以扶贫促两个健康 扶贫攻坚任务艰巨,责任重大。20载闽宁协作扶贫路上洒满了无数人辛勤的汗水。从两省区党政干部到工商联、商会组织到民营企业家,再到普通百姓…… 20年来,闽宁两地统战部、工商联积极为在宁异地商会参与闽宁对口协作创造有利条件、搭建广阔平台。 “这个过程中,我们主要克服了‘三难’”,福建省工商联一位工作人员说告诉记者,“一是通知企业家参会难,企业家事业繁忙难以脱身,有时为了十几个人的招商推介会需要电话联系上百位企业家才能确定可参会人员;二是精准对接难,根据受援方的需求,需要在众多企业家中筛选出有可能、有实力、有意向、有时间参加招商的企业家;三是跟踪服务难,需要反复通过电话、短信、微信、QQ等各种方式,持之以恒地做好跟踪服务。”据不完全统计,20年间,福建省各级统战部门、工商联和商会组织带去宁夏考察的民营企业家超过千名。 踏实而细致的工作带来了累累硕果:闽商柯允君的日盛股份有限公司年生产的发泡剂、烧碱、盐酸、电石,拥有全国同类项目最大的生产装置;闽商陈德启投建的“贺兰神”葡萄酒产品被外交部向全球推介;闽商林小辉创办宁夏新坐标鞋服实业公司,做大民族服饰这块“蛋糕”,已经借助“一带一路”打通阿拉伯市场的绿色通道;80后闽商陈宗平创办皇达生物科技工程公司,针对六盘山区乃至西北地区珍稀濒危植物进行深层广泛的开发和推广,有望成为固原地区第一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由世贸集团投资300亿元建设的绿博园、新思路地产投资30亿元的天际中心、德龙酒业投资20亿元的葡萄种植酿酒基地等一大批项目,成为宁夏的形象地标;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赴宁夏投资的闽商每年都以20%~30%的速度递增…… 这些硕果,不仅仅是闽宁两地对口扶贫协作交出的成绩单,也是闽商及其企业在3000多公里外沉甸甸的收获。一位闽商说:“福建跟宁夏对口协作扶贫对我们影响很大的,怎么不去别的地方投资呢?因为有这种合作。现在,我们葡萄种了,酒庄建起来了,酒也在销售。我们的酒今年半年之内就在巴黎、比利时等参加了三次国际比赛,拿了四金四银。” 取得成绩的闽商,没有忘记回馈社会。义利兼顾,更让闽商铸就出华彩人生。 1998年,福建省光彩事业促进会7位副会长向全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发出“每个企业节省一桌酒席钱,捐助宁夏打一口水窖”的倡议,全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踊跃捐资近50万元帮助宁夏打了200口水窖。 1999年,福建省民营企业家捐资50万元建立宁夏固原地区奖教奖学金。此后,不断有企业捐款捐物。据不完全统计,近20年来,在闽的企业家通过福建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向宁夏共计捐款捐物达1200多万元,捐建希望小学13所。 此外,2012年8月在银川举行的“中国光彩事业宁夏行”活动中,闽商曹德旺设立的河仁慈善基金会向宁夏回族自治区定向捐赠1000多万元,建设西吉县儿童福利院,帮助固原市7所自治区级示范性普通高中420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在宁闽商也积极投身宁夏社会公益和慈善活动,宁夏福建企业家协会成立之初的名字就是“宁夏福建企业家扶贫协会”,并成立了“闽商见义勇为基金”。协会在当地捐资助学2000多万元、捐助基础设施建设3000多万元、捐助改善生活环境1000多万元等,彰显了闽商的光彩精神和大爱风范。 20载春秋冬夏,五千里守望相助。闽宁扶贫协作迎来了第二十个年头。20年来,宁夏闽商在干旱少雨的西部,艰难跋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步步发展成为宁夏各个商业领域中的中坚,以实际行动书写了“善观时变,顺势有为;敢冒风险,爱拼会赢;合群团结,豪爽仗义;恋祖爱乡,回馈桑梓”的闽商精神。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所面对的多数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需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抓工作。 相信在闽宁两地的继续努力下,宁夏大地将焕发更夺目的光辉;也相信会有更多的民营企业家,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栉风沐雨的20年历程里,深受鼓舞,备受感召,把这种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精神传遍各地;更相信东西部的扶贫协作会结对更加完善,帮扶更加深化,重点更加明确,聚焦更加精准,成效更加突出。 闽江水长,六盘山高。山高水长,闽宁情深。 20年前,山盟海誓、东西协作;20年后,初心不改、再次约定—— 继续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工作机制,着力从精准扶贫到村到户、深化“一带一路”合作、加强人才交流、推进产业合作等方面,携手推进闽宁协作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