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08-02
2016-08-02 第05版:五版 【字体】大 |默认 |

红丝带心系大凉山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519
从2009年底起,由全国工商联主导创立的中华红丝带基金将凉山州作为重点支持地区,双方携手先后实施了红丝带栋梁班、红丝带村级卫生室、村医和村妇保员培训、红丝带母婴阻断项目、红丝带抗病毒治疗关爱中心、民生银行红丝带爱心学校、红丝带儿童希望之家、彝绣发展扶持等一系列公益项目,配合有关部门解决致孤儿童、母婴阻断和基层卫生体系建设等问题,已取得初步成效。
    预防母婴传播作为凉山州艾滋病综合防治体系“七大工程”之一,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为配合当地开展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2011年以来,中华红丝带基金结合凉山州艾滋病防治规划,联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组织了3期村医、村妇保员培训、健康教育和专项检测,并实施红丝带母婴平安包项目,通过全国工商联女企业家商会爱心企业家捐赠的200万元,将1万个母婴平安包免费发放给凉山州甘洛、雷波、美姑、普格、昭觉、盐源等10个县的在县乡住院分娩农村孕产妇、贫困孕产妇及HIV阳性孕产妇。另发放2.59万罐奶粉。300多名村医和村妇保员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提升,1.5万多名住院分娩孕产妇和新生儿得到帮助。
    自2014年12月1日启动的“好孕益起来——红丝带母婴平安项目”,从昭觉县扩展到美姑县、普格县,母婴平安包继续支持10个贫困县。“由于母婴平安包项目开展,我们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凉山民族地区的HIV早检测、早发现、早干预模式。”昭觉县乡妇幼保健院的负责人表示,受益地区的住院分娩率已从2010年的27.56%提高到了2014年的85.58%。
    据悉,2015年中华红丝带基金将继续在凉山州实施开展红丝带母婴平安项目,并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项目中来。红丝带母婴平安项目通过网络平台、全国工商联商会平台、企业自媒体平台等广泛宣传和动员,目前网络平台已有7000余人为红丝带母婴平安包捐款,21个商会参与到项目中来,世茂集团等14家企业不仅作为联合发起单位,而且通过企业自媒体平台,倡导企业员工的积极参与。
    凉山州特殊困难妇女作为受艾滋病影响群体的一个缩影,其生存环境和家庭可持续发展都面临着巨大挑战。2012年,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中华红丝带基金名誉理事长的黄孟复曾指出,对凉山的支持,要将“输血”逐渐转变为“造血”支持。
    由此,中华红丝带基金决定首次尝试“造血”型扶持项目,3年出资500万元扶持彝绣项目发展,以扶植凉山特色文化产业,帮助更多彝族妇女自力更生,提高生活水平。2014年,凉山州政府将彝绣项目纳入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由州财政投入资金500万元在全州10个县市培训5600人次,同时成立凉山彝族刺绣协会和彝绣研发中心,建强机构,配齐设备和人力,推动项目实施。
    中华红丝带基金常务副理事长谷彦芬表示,彝族妇女世代相传的手工刺绣技艺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商业化社会又将是她们脱贫致富的途径,希望彝绣项目关注消费者需求,积极宣传彝绣文化,通过“协会+公司+农户”的方式,推进彝绣文化、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彝绣项目自2014年实施开展以来,已有6000余名绣娘参加项目培训,在2015年彝绣精品培训班中,部分绣娘的作品已经较为成熟并且具备一定的市场需求。
    目前,中华红丝带基金已累计投入超过3000万元,基金公益项目已惠及凉山州3000多名艾滋病感染者、1200名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2万余名艾滋病高发地区的育龄妇女、6000名绣娘以及250名村医和妇保员。
    按照国家预防和控制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总体要求,中华红丝带基金下一步将继续深入开展凉山州地区的防艾工作,着重把“红丝带”与精准扶贫和品牌塑造相结合。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