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08-02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追求“国际市场话语权”小心误入歧途 |
|
作者:
■李富永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87 |
|
|
|
|
|
|
如果不是笔者记错的话,追求“国际市场话语权”的口号勃兴,最早始于中国进口铁矿石价格突然翻番的2003年。当时中国作为最大进口国反倒难以阻止境外供货商随意涨价的现实,如同当头一棒惊醒了国内厂商。随后,“国际市场话语权”成为几乎所有行业谋求国际市场影响力的通用誓词。 追求“国际市场话语权”,实际上是追求在国际市场上的供需关系以及相应价格制定方面的决定权、控制权,也就是说追求的是竞争中的垄断地位。对于资源进口领域和产品出口领域的产业或者企业而言,自然该有这样的宏图大略,但是否所有行业领域孜孜以求的境界,其必要性则难以理解。 比如目前陷入产能过剩的煤炭行业,如果在产业整合过程中也随大流追求同样的目标,很可能并非急需、也不对症。 但据报道,即将展开的两大煤炭央企巨头中煤能源和神华集团兼并重组,就有可能是始于这样的动因。 对于日前刚刚公布的中央企业煤炭资产管理平台,国资委研究中心处长王绛的分析说,这个平台使中煤能源和神华集团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国煤炭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也更大了,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推进相关企业兼并重组,将在去产能上发挥更大效用。 笔者之所以认为煤炭行业没有必要随大流追求“国际话语权”,是基于中国煤炭巨大产能几乎全部用于自销、进口比例微弱且价格取决于中国国内行情的现实而言。 中国煤炭产业规模巨大,仅仅用世界第一来描述,近乎盲人摸象。每年30多亿吨的产销量,几乎占世界一半,但这么大的产量几乎全部自用,出口规模之小可以忽略不计;至于进口,最高峰年份2亿多吨的数量,远远不足于像进口铁矿石或者石油那样影响国内市场,相反,进口煤炭的价格,始终由国内市场所左右,即便比国产便宜一些,但毕竟是始终随国内价格浮沉。所以,既然是九成九以上的自销,国内市场价的重要性就远远大于出口价,也就没有必要去追求什么国际话语权;既然是不足一成的进口份额,其价格要看国内市场的阴晴而定,如同小船高于海平面但始终随浪浮沉一样,实际上,此时我们已经获得国际话语权了。 几乎各行各业都在摩拳擦掌拼命争夺的国际话语权,中国的煤炭行业实际上已经率先争到手了。即便目前需求萎缩产业拮据,“世界第一”的宝座也岿然不动。只是这样的“世界第一”究竟是喜是悲、是甜是苦,局限在某个行业和地域的狭窄空间而言自然有值得弹冠相庆的利益;但如果放大到全国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和产业结构升级,这样的“世界第一”,却是一枚涩果、一杯苦酒,一场很长时间内都挥之不去的梦魇。虽然我们难以短期内将这个现状逆转,不等于我们就心甘情愿这样生活。 当然,中国煤炭也不能说全面获得国际话语权。比如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煤炭千里迢迢运到中国口岸,价格反倒比近在咫尺的国货便宜,这就说明国内产业存在竞争力的短板。这里面成因固然复杂,包括税费和运费过高的因素,但无论如何,国货缺乏价格竞争力的短板,原本不需要通过进口来显形,国内多元化的供需主体对垒格局,本该能形成优胜劣汰的功能,但结果没有。这究竟是国际竞争力的不足,还是国内竞争机制尚未发育成熟所致?笔者倾向于后者。 如果是后者所致的话,我们处心积虑谋求的国际话语权,其实就在国内,无须远赴国外苦苦寻觅。中煤能源和神华集团的合并,既然有利于行业产能,那就朝着这个目标设计和探索,不要分心另求并不急需的方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