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08-02 第01版:一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7月PMI微落不妨碍积极因素积累 |
民间投资增速继续回落 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下降0.2%和0.5% |
作者:
【记者曲若柳1日北京报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487 |
|
|
|
|
|
|
今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降至49.9,非制造业PMI自6月份的53.7上升至53.9。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指出,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微幅回落,但一些积极因素仍在不断积累。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继续回升,表明我国非制造业稳中向好,增速继续加快。 赵庆河表示,7月份制造业PMI为49.9%,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微低于临界点,近期走势波动较小,总体平稳。7月回落主要原因:一是强降雨席卷我国大部分省市,对相关地区的生产、运输等造成较大影响。7月生产指数为52.1%,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江苏、安徽、湖北、河北等地的生产指数回落幅度较大。二是市场需求增速放缓,扩张动力仍显不足。1-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9.0%,比1-5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增速继续回落,由1-5月份的3.9%回落到1-6月份的2.8%。7月新订单指数为50.4%,低于上月0.1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回落。三是一些传统行业继续化解产能,压缩生产。高耗能行业PMI为47.7%,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下行。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持续处于收缩区间。 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1.2%,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持续高于临界点;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8.9%和46.9%,比上月下降0.2和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落。 尽管PMI微幅回落,但一些积极因素仍在不断积累。一是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3.2%,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的新高,高技术制造业在结构转型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二是反映资金紧张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的企业比重为42.1%和38.1%,分别比上月下降0.7和1.2个百分点,企业融资难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的矛盾有所缓解。三是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3%,比上月提高1.9个百分点,表明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有所增强。 另一方面,赵庆河指出,7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9%,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为今年以来的高点,表明我国非制造业稳中向好,增速继续加快。 服务业发展持续向好。在金融业和旅游消费等行业的带动下,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达到52.6%,为二季度以来的高点,表明服务业业务总量增速继续加快,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建筑业扩张步伐有所放缓。由于高温炎热、台风暴雨等不利天气影响,建筑业企业生产活动有所放缓,商务活动指数为61.1%,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但仍保持在较高的景气区间。 “7月份中国官方PMI较预期为弱,且跌至荣枯线下,显示制造业活动受到近期洪灾影响,预期中国央行为保持经济增速,将在第三季度降息25个基点,而在未来数月,数次的降准也是可期待的。”德国商业银行驻新加坡经济师周浩发表评论表示。 同时,国信证券香港经济学家余晶晶也表示,中国官方制造业PMI跌破50提升降准可能性。 “鉴于经济、尤其是民营部门面临的结构性挑战,中国PMI数据中期内将继续在48-51区间内运行”,瑞银大中华区首席投资总监胡一帆表示,衡量中小企业活动的分类指数已连续50个月低于50;就业分类指数近50个月来也一直处于萎缩状态。在严密的资本账户管控和中国央行干预下,人民币下半年的下行空间应可控。到今年底,美元/人民币或报6.8元人民币;目前在6.63元人民币。 本报记者张雷/摄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