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07-28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陕西沣西新城缘何安然度过暴雨袭击 |
|
作者:
(石志勇张斌)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704 |
|
|
|
|
|
|
进入夏季,暴雨突袭让很多城市陷入“看海”窘境,日前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就在陕西省西安市造成部分地区交通瘫痪,多处路段积水严重,大量车辆被浸泡在雨水之中。但在地处西安市近郊的我国“海绵城市”试点区陕西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暴雨并未使路面出现渍水、内涝,地面雨水经由“盆存留”等方式被良好吸收。 7月24日晚,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出现短时暴雨,两小时内雨量接近40毫米,然而路面渍水、内涝等景象却并未出现。记者从陕西省大数据管理与服务中心监测的实时数据看到,在雨量最大的19时40分至20时50分,沣西新城所在区域的“液位”监测指标显示平稳,未出现短时强降雨引发的“波峰”“波谷”,地面雨水被良好吸收。 沣西新城海绵城市技术中心主任邓朝显告诉记者,沣西新城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科学设计,将原来的大广场、硬质路面等分解成一块块小“海绵”,扩大盛水的“盆”;再通过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等措施,分步、分阶段“存”住水分;最后通过各种调蓄、集水设施,把方方面面的水收集起来,“留”待利用。“这样就能确保‘海绵城市’在大雨时‘吸水’,在干旱时‘吐水’,让雨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邓朝显说。 2015年4月,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获批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作为西部地区唯一入选者,目前沣西新城已初步构建起包括建筑小区、市政道路、景观绿地及中央雨洪(中心绿廊)在内的四级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有效防止了逢雨必涝、旱涝急转的城市痼疾。 下一步,沣西新城还将进一步打造“海绵城市信息化综合管控平台”,通过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指导项目设计施工,为“海绵城市”建设装上“智慧大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