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07-27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解决“最牛”钉子户不能只靠对峙 |
|
作者:
■于文军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019 |
|
|
|
|
|
|
老江家的宅子,位于上海市普陀区苏州河沿岸的光复西路光复里。房产证显示,这座竣工于1946年的老宅,建筑面积只有33.3平方米。房产中有27个户口,住着一家四代人。2011年,老江在这栋房子原有基础上加盖了4层楼,以满足全家人的住宿需要。老江自己心里知道,一层以上全都是违章建筑,“不能算面积”。实际上,全家人心里都有个如意算盘,希望拆迁办根据家里的实际需要、按照户籍人口数量来核算补偿,而不是按照面积来核算。但拆迁办只给出了“按照面积核算补偿”这唯一算法。 上海闹市区“最牛”钉子户之所以与拆迁办对峙,是因为各打各的算盘,谁打得合理? 拆迁办是“按照面积核算补偿”,这一算法基本上是国内通用的,也比较公平,因为不执行这一算法,无法有效地防止拆迁户在拆迁办进驻前疯狂“加码”在册户籍人数。曾几何时,拆迁户往往会在拆迁办冻结户口前,就“先知先觉”地在自己户籍上增加人数。在面积较小的情况下,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增加补偿额度。如果听任拆迁户狮子大开口或疯狂“加码”在册户籍人数来核算补偿,对其他规规矩矩的拆迁户无疑是不公平的,也会为权力寻租或利益输送留下隐患,还会造成国家资金的无谓流失。因而,拆迁办坚决“按照面积核算补偿”是对的,不能妥协;而上海闹市区“最牛”钉子户的“按照户籍人口数量来核算补偿”是不对的,至于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而在这栋房子原有基础上加盖了4层楼,更是错误的。 不过,如报道所述:当下,房价飙升,而居民的房屋评估价格不变,按照拆迁办给出的补偿核算方法,拖得越久,居民所得到的补偿缩水越多;越早迁出,对居民越有利。显然,房价飙升的态势对当下的“最牛”钉子户们压力与日俱增,他们开始坐不住了,也想早点走人,这对拆迁办显然是重大利好。但拆迁办还得有人文关怀,毕竟是公仆部门。具体而言,对钉子户们的不当做法要进行耐心教育,同时还应根据目前房价飙升的实际,对钉子户们的房屋评估价格予以相应的调整。 说实在的,现在,拆迁办给予的拆迁费根本不足以在拆迁原地买回同样的住房面积,要想买到与拆迁面积相同的住房,只能到偏远的城乡接合部去买房,这恰恰应了网友们的一句调侃:市中心区的老市民变成了农村人,而外地的有钱人变成了市中心区的居民。如此看来,报道中的拆迁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不论“钉子户”们拖多久,补偿标准和补偿核算方法都不会改变,这是不合理的,应当纠正,否则,容易激化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