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07-20 第08版:八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俏销的背后,是持之以恒的创新 |
福清市建材企业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侧记 |
作者:
■本报记者俞凤琼见习记者卢彩翔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590 |
|
|
|
|
|
|
去年底,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门窗幕墙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奋安铝业圣德加智能系统门窗,广受关注。“产品在国内铝材行业独树一帜。”奋安铝业公司党支部书记陈凌芹说,新品上市当年就实现开门红,订单不断。 2014年以来,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受此影响,建材行业下滑压力增大,需求回升乏力,行业效益继续下滑。 在此背景下,奋安铝业缘何逆势飘红?这得益于福清市建材行业协会、市名优建材联盟立足创新,带领企业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去产能 “一带一路”拓宽市场空间近年来,建材企业的日子普遍不好过。在福清,全市1000多家建材企业普遍存在业务量明显下降、生产成本上升及经营困难等问题。 尽管如此,福清市建材行业协会、市名优建材联盟会长何良金依然乐观。“虽然建材行业增速有所放缓,但消费者追求环保建材、装修美好家居的传统理念和刚性需求并未改变。2014年和2015年,国内建筑装饰部品及材料总产值均逾2.5万亿元。”何良金说。 市场需求巨大,如何寻找对接点?福清市名优建材联盟的做法是,带领会员企业深耕“一带一路”。 福清是全国著名侨乡,旅居海外的华侨和新移民遍布世界近120个国家和地区。在日常出访以及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融籍乡亲的交流中,何良金发现,这些国家对瓷砖、涂料、管道、门窗等建材产品有着迫切的需求。“协会和联盟将依托广大融籍乡亲异地商会及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组织的平台和资源,利用融籍乡亲和福建乡亲在国外从事建材销售、建筑、装修行业的人脉资源及中资机构承揽的建筑项目,为他们提供优质、放心的建材产品,让福清建材走向全世界。” 补短板 环保智能双重“特技”加持 何良金告诉记者,补短板要补在关键处、薄弱处、紧要处。对建材行业来说,补短板就是要在环保和科技等方面做文章。 “环保和智能是未来建材企业的两大发展方向,是行业转型升级的风向标。”福建成龙林产工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不惜斥资引进先进设备,做足“环保”文章,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年销售高档原木门5万套,高档原木家具5000套,强化木地板250万平方米。 福建爱丽生新材料有限公司是皮雕软包行业中的佼佼者,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获得16项发明专利申请。 “‘爱丽生’皮雕具有净化空气、永不褪色等十几种物理特性与优点,并通过REACH检测标准。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成为主要盈利产品之一。”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福清,像成龙林产、爱丽生这样的建材企业还有很多。越来越多的建材企业通过设备改造、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 降成本 依托互联网打造营销新模式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如何借助科技降低成本?奋安铝业做了大胆的探索。“我们首创全国铝型材行业‘云服务平台’,拥有互联网完善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这给公司带来了许多新客户。”陈凌芹说。 奋安铝业只是福清建材行业的一个缩影。“降低成本,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用好互联网平台。”何良金说,嫁接国家“互联网+”战略思路,福清建材行业正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在何良金看来,造品牌也是降成本的一个手段。为此,福清市名优建设联盟把“高标准、严要求”作为管理核心。“各品种建材初期只接受一个优选品种参与,对申请企业,我们严格设定标准。”何良金说,联盟设定的标准共有7项,包括:在福清创办的建材企业;由福清籍人士控股的在外企业,承诺两年内将总部设立在福清的建材企业;代理知名建材产品国内授权企业或联盟;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获得福建省、福州市名牌或著名商标;通过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或通过绿色+环境标志体系认证的建材企业;获得发明专利、新材料、高科技企业类的成长型企业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