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07-20
2016-07-20 第05版:五版 【字体】大 |默认 |

“花果园”变身“智慧城”

作者: ■本报记者管弦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053
    
    长久以来,“脏乱差”似乎是民众对棚户区的普遍印象,贵州贵阳的全国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贵阳花果园”则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的方式,完美蜕变成为智慧城市的全国试点项目。日前召开的首届中国·贵阳(花果园)的智慧城市与智慧商业发展高峰论坛,贵州宏立城集团表示,将连续3年每年投入不少于10亿元运用大数据手段对贵阳花果园棚户区改造进行管理,拟搭建一个智慧城市综合平台。
    在此次论坛上,IBM智慧城市首席架构师岳梅樱,腾讯、阿里巴巴集团、华为等行业、企业专家代表以全国最大的棚户区——花果园改造项目为试点,对智慧城市建设趋势与创新进行深度讨论。针对智慧城市的趋势、创新应用、发展机遇与挑战、第三方平台与智慧城市发展等话题进行了深度交流与研讨。
    花果园棚户区改造项目位于贵阳市中心,项目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4平方公里。总拆迁户数2万余户,涉及拆迁人口10多万人,拆迁面积400余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30万平方米,2010年开始建设,现已入住6万户18万余人,将于2016年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未来在居住、经商和办公的人群将会超过100万人。
    据了解,作为宏立城集团最重要的项目,花果园基本走过了房地产开发建设的阶段,从以建设城市为主转变为以物业服务为主。随着民宅和商用入住率渐趋饱和,相关配套设施已陆续投入运营,又因花果园是开放式街区,仅进出花果园的40多条公交线路每日运送人流量达30万余人次。随着入住人口的增多,业主在衣、食、住、行、游等多方面需求日益增加,也对公司的服务品质提出了更多、更高、更广泛的要求。
    为此,宏立城集团将携手华为、腾讯、IBM等国内外顶尖高新科技企业共同建设“花果园智慧城市+物联网大数据”项目,着眼未来,秉承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从智慧交通、智慧消防、智慧安防、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信息、智慧商业等七大板块入手,运用互联网2.0(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对花果园城区升级提速,建设基于新型智慧城市体系下的和谐社区,全面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项目包括大局域网光缆约30公里,WIFI覆盖约10平方公里,视频传感器约10万个,消防传感器约5万个,家庭智能网关约14万个,智能传感器约30万个,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约6000平方米,每天将有超过3000TB的数据产生。实现以可视化、数据整合、块数据管理及各子系统联动为一体的智慧城市综合平台,将应用于儿童智能看护,引导停车预约车位及火灾应急处理等智慧城市基本功能。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