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07-12 第08版:八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日化职业经理人创业五大致命伤 |
|
作者:
■苏楚纯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830 |
|
|
|
|
|
|
对于化妆品行业而言,职业经理人创业早已不是新鲜话题。特别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各种草根创业、风投创业乃至大学生创业遍地开花。在化妆品行业,职业经理人创业的心理动机通常有以下几种: 1.价值取向的体现 在中国,对于从事经济领域的人来说,创业成为很多人的共同人生目标,在地域上尤以潮汕、闽南、江浙一带为典型。另一方面,在客观上,职业经理人环境的不成熟和社会对职业经理人的认同与崇尚,还没有达到港台地区以及西方国家的成熟程度,这也造就了大批职业经理人蠢蠢欲动,寻找创业良机。 2.厌倦了职场环境 一些有个性的职业经理人,经历了多年的职场环境,往往厌倦了有些企业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希望独来独往,随心所欲,故选择创业。 3.为职场暮年期作准备 “职场暮年期”作为一个不太成熟的词语,已经引起了一些有远见的职业经理人的深思。 从职业现实情况来看,职业经理人到达40岁之后,其职场价值感呈下降趋势。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于是有了“继续打工不是个办法”的说法。这种说法的驱动下,许多职业经理人毅然转身,选择了自主创业。 然而,现实却是,绝大多数职业经理人选择创业后惨遭失败,这值得业内人士深思和探讨。据笔者在两年时间内对35名化妆品行业职业经理人创业的持续追踪统计,其中,成功者5名,彻底失败的26名,还在继续坚持的4名,且经历了不低于两次创业失败的有若干个。那么,造成职业经理人创业失败的症结是什么呢?作为职业经理人创业的亲历者和观察者,以下是我总结出的五大致命伤。 致命伤一:能力结构不全面 即缺乏对自身能力结构的理性分析。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是否具备创业者的个性特质? 很多在职场做得好好的职业经理人,藉着自身多年的行业经验、人脉资源、渠道资源,信心满满地去创业,当摊子搭起来的时候却发现,公司管理、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等许多环节自己根本没有经历过。 更要命的是,当这一切勉强撑起来时,曾经称兄道弟的渠道资源(代理商、门店)并不买账,最终因为产品欠缺卖点和知名度,市场拓展缓慢,入不敷出,导致最终公司无法运作而不得不放弃。 事实上,有一点很关键:但凡能做老板的人,不一定是专才,但多数是通才。能力结构的不全面多体现在职业经理人往往只是在某一特定专业领域较强,但其他却不懂。 比如擅长营销的人可能并不善于管理,擅长市场(marketing)的人不善于与渠道打交道,擅长管理的人可以把公司管理得有条不紊,但却欠缺生意思维。而一个企业的运作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依托完整的制度、流程、机制才能流畅地运作。 致命伤二:核心资源制约 行业越成熟,竞争越激烈,对于创业者而言必须具备的资源要素要求就会更高。企业运营的核心资源包括资金、人才、供应链资源、社会资源等。 今天的化妆品行业早已不是十几年前的境况了,那种三五十万创业、摆个空瓶就可以招商的时代早已过去。我们所处的年代已经是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进口品大肆入侵、渠道多样化、消费者更理性、消费者品牌意识清晰的年代了。 反观创业者的状况:多数职业经理人创业都集中在30-40岁这个阶段,他们经历了结婚、购房、生育的过程,往往是一个家庭的经济支柱,哪怕是在职场上呼风唤雨的职业经理人,要想拿出一两百万元的现金出来创业也并非易事。 所以,我们见的最多的是带着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三两百万元,东拼西借,甚至不惜抵押房产作为创业启动金或者创业过程应急之用的职业经理人创业。更糟糕的是,大多数职业经理人在人才等各方面资源上也是有所欠缺的。市场是残酷的,只要一个不当的决定,往往就会导致资源耗尽,难以翻身。 致命伤三:眼高手低 对于创业,往往有一个有趣的情况:越是原本职位高的人(如外企高管),失败率越高,越是理论多,甚至以学者标榜自己的人,失败率越高。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事实上,当一个职业经理人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平台,你原来所能支配的资源、你的社会地位,你的受尊重感等都会归零。有人说这是“人走茶凉”,其实不然,曾经的你是依附于平台的你,如今的你个体的你。 对于创业者而言,不管你过去有多成功,并不意味着你会继续成功,一旦你选择了创业你的心态就必须清零,一点一滴从小做起,而这一点对于曾经位居高位的职业高管来说,其实是很难的。举个例子,某职业经理人曾经是一个大型企业的营销总经理,在位时,代理商的电话他都会选择性接听,或交由大区经理/省区经理去处理,可以说位高权重,代理商出于利益,对他也是毕恭毕敬。当他一旦成了一个小创业者,带着一个还没有任何知名度的产品时,他能俯下身子,去求他原来不屑接触的代理商吗?哪怕他能做到,结果也不一定如他所愿。相反,一些草根创业者往往没有这方面的优越感,也就没有落差,再卑微的事情都愿意干,最终能够一步步做起来。 致命伤四:对机会成本的考量 经理人创业容易失败的另一个致命伤是:难舍弃,易放弃! 难舍弃:看着目前不菲的收入,要完全放弃,去做一件客观上失败比成功几率更高的创业项目,对于很多人来说是缺乏勇气的,特别是如果家人不支持,更会加深对未知境况的恐惧。 易放弃:当创业项目陷入困境,或者运作资金、家庭开支无法承接时,内心一定会犹豫是否回归职场。而事实上,最终选择回归职场,甚至永远放弃创业念头的人不在少数。 这就是机会成本,即放弃一件事情去做另一件事情需要支付的成本。 如果一个创业者,当向他抛出其他公司职位机会的橄榄枝时,他的回答是“可以聊聊”的话,那这个创业者的成功几率几乎为零!为什么?原因无非两种:一是此时他的创业项目已陷入困境;二是他准备为自己留后路。 致命伤五:不具备老板特质 2014年到2015年,互联网热加上资本热潮,项目与资本的结合,让一大批拿着风投的创业公司遍地开花。他们来势汹汹,表现出的新鲜特质甚至大大颠覆了社会对创业者以往的固有看法。然而,当大批创业公司迅速崛起又迅速倒下后,应该思考的是:这些人是否具备成为一个成功企业家的个性特质? 企业家特质应该包括对行业趋势的判断,生意意识,胆识和担当,对成功的强烈欲望,对所做事业的近乎偏执的执着以及在逆境中表现出来的坚毅与乐观。事实也证明,绝大多数成功的企业家,其创业阶段都是历经千辛万苦,今天为全社会所津津乐道的马云、刘强东、马化腾、任志非等,无不都是经历无数的迷茫和艰辛才成就了今天的事业。 一个行业的生态,必然是由许许多多的不同价值取向、不同个性特质、不同层面、不同能力结构的群体构成的。认知自我,找到自己的定位,是每个创业者创业前的必修课。(作者系广州市雅杰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日化行业资深人力资源观察者)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