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06-29
2016-06-29 第08版:八版 【字体】大 |默认 |
创新产品交易中心陆续上线

金融化模式倒推茶产业升级

作者: ■本报记者傅春荣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190
    
    金融化正在给古老的茶行业尤其是普洱茶,带来更多深远变化。
    以次充好、化肥和农药超标、货不对板……国内的普洱茶产业一直面临着很多问题,而且普洱茶行业群体更多的是小圈子自娱自乐,圈外人很难真正了解这个行业。
    从茶企来看,普洱茶行业有不少品牌茶企,但都不够知名,仅限于圈内人和真正的爱茶人知道,而且茶企普遍受困于流通领域,资金面也普遍紧张。对于茶商来说,不论实力大小都偏爱存茶,待高价后售出,但消费的群体也只限于小圈子。
    从2014年开始,随着普洱茶销量下滑,高品质大树茶也随之价格下滑,不论茶企茶商和茶农的日子都不好过,如何改变这个局面也成为当时之需。而随着金融化进入茶领域,普洱茶行业也迎来了巨大的变化。
    融合“普洱+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大圆普洱交易中心去年12月正式上线,通过挂牌企业和茶企的合作也有力地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目前已经有15家品牌茶企与大圆普洱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协议,而大圆普洱的上线交易品种也已达32个,预计到年底将达到60-80个。而随着上线藏品的不断增多,未来预计将占大树普洱茶市场的15%-20%,可以说大圆普洱的模式为普洱茶产业链的上游企业提供了一个快速有效的产品销售道路。
    由大圆普洱交易中心主办的“融汇普洱”私享沙龙日前在北京启动,包括国内茶行业协会的领导、茶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媒体代表和大圆普洱领导齐聚一堂,就普洱茶行业的未来发展和创新思路、金融化模式对普洱茶产业的积极推动、普洱茶行业如何响应国家供给侧改革号召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激辩。
    “虽然大圆普洱上线仅有半年多的时间,但是已给行业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变化。”与会业内专家指出,普洱茶行业需要创新,如果没有外部资本进入去打破这个封闭产业的运行,很难实现创新发展,大圆普洱模式对整个行业来说是“雪中送炭”。“大圆普洱对整个普洱茶行业带来的推动不仅体现在涌入的大量资金和人才,更带来了坚守品质的‘工匠精神’,这在未来将会产生更多倍的放大效应和影响。”
    据记者了解,大圆普洱的模式是一次性买断合作茶企最好品质的一款产品,并一次性给付资金,这样茶企就摆脱了资金流和流通领域的困扰,只要把握好品质关即可,而且有更多的时间去发掘新的产品,而且这种模式可以给茶企带来更多的知名度。
    “我们有两款产品在大圆普洱上线,其中岁月知味金刚涨幅一度达到40倍。”岁月知味董事长郑少烘表示,这种合作方式保证了企业的资金流。“而且现在很多人见到我都说我是金刚的老板,这给企业带来的知名度提升是很大的,上千万的广告费也达不到这个效果。”
    据悉,在大圆普洱上线后,又有几家类似模式的交易平台上线,给传统的茶行业带来很多积极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资金的进入,茶行业将继续真正深化供给侧改革,茶金融也有望成为越来越多投资人的选择。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