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06-20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MSCI指数对QFII的影响 |
|
|
|
|
|
|
台湾证券市场对外资的开放进程如下:1988年,允许外国证券公司在台设立分公司,受托买卖海外证券;1990年,开放外国专业投资机构投资国内有价证券;1993年,开放外国证券公司从事台湾本地市场的证券业务;1996年,外国法人和自然人可以直接投资台湾股市(持股有限制);2000年,解除单一和全体外资持有台湾上市公司的持股限制。 MSCI自1988年起编制MSCI台湾指数,反映台湾整体股市的表现。但考虑到台湾市场的发展状况及对外资的较多限制,自1996年9月2日起,MSCI才将台股指数纳入其各项自由指数中,其计算比重也仅为50%。1999年8月12日,MSCI宣布将台湾的比重由50%调高至100%,并订于2000年2月后生效。上述决定主要是MSCI认为台湾对外资个别或全体投资上市(柜)公司股权上限,已调高到50%,并且台湾对外资的管理措施,包括投资前申请程序等,与区域内其他国家相差不多,并不较其他国家严格,因此重新调整台湾计入系列指数的比重。上述调整影响到的指数,主要包括:MSCI新兴市场自由指数、MSCI远东(日本除外)自由指数及MSCI所有国家自由指数。 就整体而言,这次调整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截至2000年6月底,累积外资净汇入金额达229亿美元,其中2000年1月份至6月份单月净汇入金额分别为18亿美元、20亿美元、19亿美元、负7亿美元、负4亿美元、5亿美元;如以外资买卖上市股票金额来看,2000年截至6月底全体外资买超1272亿元,其中1月份至6月份单月买卖金额分别为买超558亿元、买超463亿元、买超448亿元、卖超487亿元、买超93亿元、买超197亿元。说明除四五月份因受美国及全球股市影响而下跌外,大致上均呈现稳定且增加的趋势。截止到2002年9月,外资净流入达356.6亿美元。 MSCI指数是全球机构投资人重要的参考标准,特别对跟踪指数的被动投资者影响尤其显著,当MSCI调高台股计算比重时,台股在MSCI相关指数之权重也相对提高,导致大量国际资金投资台湾股市,对活跃市场及台湾市场的国际化,改善台湾证券市场投资者结构,起了重要作用。 MSCI台湾指数也推动了相关指数衍生产品的发展。最早出现的台股指数产品-台股指数期货,于1998年在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上市。该产品即是基于MSCI台湾指数。香港联交所于2001年5月2日推出iSharesMSCI台湾指数基金及有关的ETF产品。也有相关的指数产品在美国上市交易。这对增加国外投资者了解本地市场,促进证券市场发展起了很好作用。 韩国的经验也说明了MSCI指数的影响。1998年2月,MSCI将南韩股市的计算权值比重,由50%调整至100%,使得国际资金流向南韩股市,而南韩股市也因此大涨近八成。 中国对海外投资者进入本国金融市场施行QFII和RQFII配额制度,还有较多限制,对A股被立即纳入主流的指数系统来说存在一定障碍。随着各方面的条件逐渐成熟,只能说A股不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障碍越来越少。 2015年6月9日,MSCI明晟公司在日内瓦公布2015年全球市场分类评审结果,称中国A股处在纳入其全球基准指数的轨道上。MSCI明晟公司在声明中明确宣布,将和中国证监会组建工作组帮助处理阻碍A股纳入的遗留问题。 尽管MSCI明晟公司称中国A股仍将进入其2016年的年度评估,但同时强调一旦其指出的问题解决,就可能随时宣布将中国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而宣布的时间可能不在常规的年度评估时间范围内。 美东时间2015年11月12日下午5时,MSCI公布了半年审核报告。14家中概股首度纳入MSCI旗下的中国指数和新兴市场指数。 这14家公司分别是:58同城、阿里巴巴、百度、京东、携程、网易、新东方、奇虎、去哪儿、搜房、唯品会、优酷土豆、欢聚时代和学而思。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