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06-16
2016-06-16 第05版:五版 【字体】大 |默认 |

百色市非公有制企业助力脱贫攻坚

作者: ■黄岭莹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265
    
    3年来,累计捐款捐物价值达3800万元,招工扶贫6万多人次。
    百色市注重组织非公有制经济深入开展“千企扶千村”暨“非公有制企业和商会扶贫统一行动”,以“一帮多、多帮一、多帮多”的结对帮扶形式,336家非公有制企业、48家商会和1家合作社与369个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涵盖4541户。3年来,累计捐款捐物价值达3800万元,招工扶贫6万多人次,技能培训达3万多人次,带动贫困村建立甘蔗、竹子、芒果、田七、火龙果、油茶、桑蚕、茶叶等一批产业基地,形成多形式帮扶模式,有力促进贫困村脱贫工作。
    实施产业扶贫,捆绑带动发展。注重能人和帮扶企业以关联产业参与扶贫,实施“企业帮助能人,能人带动群众”的扶贫发展模式,以实现先富带动后富。如隆林三樵饲料公司利用自身优势,通过赊销饲料、开展养鱼培训等方式扶持库区600多户发展网箱养鱼近万箱,解决1800多人就业问题,实现养鱼年总产值1.7亿元,年户均纯收入5万元。田东金荣纸业在田东县南北两翼山区,扶持贫困农户种植竹子30万亩,种植面覆盖139个村4.5万多户,共带动4980户贫困农户增加收入。田林县聚源公司在不同乡镇的4个村建立4个油茶种植生产示范基地,惠及农户2139户。田阳壮乡河谷集团与3个番茄专业合作社、2个芒果专业合作社共建7个种植基地,带动1700多户农户共同发展。
    借力商贸扶贫,稳定农户收入。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对市场具有敏锐的触觉、先进的营销理念和手段,开展电商扶贫,将特色产品在互联网上销售,在助农增收上发挥着优势作用。
    突出智力扶贫,实现村企共赢。借助企业人才、技术和管理优势开展智力帮扶,帮助结对村经济发展把脉问诊、出谋献策,为扶贫对象传授技术、免费培训,实现互利共赢。该市33家扶贫龙头企业带动2万多户贫困户增收致富,通过技术培训转化当地劳动力,提高产品质量,企业自身也得到健康发展。如广西苏源投资股份公司致力于教育扶贫,设立苏源奖学基金和苏源班,倾力资助家庭困难学生。
    落实就业帮扶,促进村企互惠。结对帮扶企业通过企业或上下游企业直接面向扶贫对象招工,开展岗位培训,实现就近就业,让扶贫对象有工资性稳定收入,又能照顾老人和孩子,有效解决农村“三留”(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问题。如隆林县27家非公有制企业共开展种桑养蚕、烤烟生产、西贡蕉种植、网箱养鱼、中草药培植、电焊技术、电器维修等技能培训30多场次,培训贫困农户3000多人次,安排500多名村民就业,农户凭借技术就业,逐渐走上脱贫道路。
    倾力公益帮扶,促发助学合力。企业及企业家崇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致富思源,捐款捐物参与贫困村基础设施等公益事业的捐赠和建设。如百色教育基金会成立2年来,辖区广大民营企业及业主积极奉献爱心,募集到3000多万元,帮助家庭贫困子女上学。右江区非公有制企业捐资助学资金500多万元,资助学生1073人次。同时还援建学校宿舍楼、食堂、校园道路硬化等项目,购买体育器材、文具等设备设施,价值200多万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