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06-03 第08版:八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中国消费力倒逼产业变革 |
|
|
|
|
|
|
近日,跨境电商“新政或暂缓一年实施”的话题成为行业热议的话题,外界声音“跨境电商的核心驱动力是货真价实的市场需求,国家需要的是它稳定有序”。新政的实施目的也是为了行业持久发展,面对庞大市场前景与用户规模,需要制定一个适合行业的规则。 洋码头CEO曾碧波认为,在消费升级大背景下,中国拥有近3-4亿的中产消费者,他们对海外商品有强烈的需求,消费市场规模将从百亿级步入万亿级别。未来在中国消费力量的驱动下,传统零售市场的价格歧视和流通壁垒正在被打破,中国消费的释放将会倒逼世界消费流通环节的变革。未来世界是平的,中国消费者希望同步世界的生活方式,并且享受到同等价格的世界级品质商品,从长期看,购买海外商品是个不可逆的大趋势。洋码头CEO曾碧波认为,目前跨境电商行业体量都不大,截止到2015年跨境电商总体规模不到200亿,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以中国中产阶级为主的消费者对海外商品有强烈的需求。跨境电商将促进中国消费力的释放,未来市场空间将会非常庞大。根据海关总署和中国电商研究中心统计的数据,2014年海淘人群1800万,成交规模1400亿。预计在2018年,中国的海淘人数将达到3560万,海淘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 在跨境电商的促进下,未来中国经济全球化将是以中国消费力驱动,依靠中国消费的极大释放,中国经济全球化格局得以改变。在曾碧波看来,“跨境电商真正的核心价值就是实现国人消费全球化的梦想,洋码头为了实现这一梦想,致力于突破跨境行业产品信息不对称、供应链过长及物流体系不完善三大瓶颈。首先是产品和需求信息不对称。跨境电商的产品跟国内品牌不一样,国外很多产品都还没被国内消费者广为熟知。信息也处于脱节的状态,为了打破这些壁垒,洋码头首创海外场景式购物模式,通过场景式购物和社交化元素,让更多海外卖家和中国买家之间有很好的交易和互动,降低海外商品给中国消费者带来的距离感。其次是海外供应链链条过长,由于消费者对海外商品需求多样,国外供应链往往呈现出零散化、碎片化状态,且库存率较低,流转周期长,对国内市场需求不能及时响应。此外,跨境电商的最后一道堡垒就是物流。物流是整个产业链的基础。由于商品是从国外流通到中国,涉及到仓储、运输、通关等多个复杂环节,如何做到高效快速、安全可靠、成本可控,对资源做出最合理的配置,是物流的一大挑战。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