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06-03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上海为“智慧生活”搭台 |
|
作者:
【记者杨联民李刚上海报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90 |
|
|
|
|
|
|
■举办2016上海国际信息消费节 ■首设"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创新试验区 据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透露,2016上海国际信息消费节将于6月29日至7月5日举行。这是继去年上海成功举办国内首个信息消费节、成为首批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后,上海在“互联网+信息消费”领域打造的又一次盛会。 为贯彻落实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的建设要求,2016上海国际信息消费节将坚持“市场导向、需求牵引、创新驱动”的总体原则,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市教委联合指导,GSMA提供国际合作支持。 本届消费节的主题拟定为“智能互联、智慧生活”,在内容上包括一档视听节目、两场主题展览、三个高峰论坛、四大综合性活动。 为体现信息经济的“新、奇、特、趣”,本届博览会在内容上将聚焦互联网与“医、食、住、行、学、娱、信、金、体”9种生活元素的融合创新,全面展示“互联网+生活服务”“互联网+旅游”“互联网+交通”“互联网+智能设备”“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文化娱乐”“互联网+体育”“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城市服务”“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等代表上海一线水平的应用和服务。 在形式上,本届博览会提倡科技互动、绿色无纸的观展理念,将全面改变传统展会凭票入场的模式,通过在“上海国际信息消费节”官方微信号上登记注册,结合iBeacon室内定位技术,观众可以在智能手机上实现展会热点预览、活动网上报名、手机展位导览、观展话题微讨论、评选投票、现场抽奖等功能,打造绿色环保的“互联网+展会”体验。 视听节目方面,本届博览会将在信息消费节期间制作“72小时无网络生存测试”,向1999年举办的“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致敬。节目将邀请参与者按照“无网络”与“移动互联”两种方式,在72小时内完成任务,对比自20世纪进入21世纪后,不同时代互联网使用情况。 高峰论坛方面,计划聚焦“互联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互联网+推动金融稳健发展”“互联网+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三个主题,组织相关产业高峰论坛。将围绕“互联网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举办“互联网+产业升级新动力”论坛;将举办第七届金融信息服务业年度峰会,重点关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在金融信息领域的发展和商业应用,围绕消费需求,塑造消费金融服务模式,展现移动互联网对消费金融的推动力。综合性活动方面,组织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赛活动,吸引优秀信息消费创新应用、创业团队参与;举办多种形式的产业交流活动,通过企业足球赛、创新APP路演、新产品发布、人才招聘等形式,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对接。 【又讯】记者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上海将首设“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创新试验区。创新试验区设在长宁区,将由上海市商务委和长宁区政府共同推进。 谈及上海之所以设立该创新试验区,上海市商务委主任尚玉英表示,目前上海市城市居民服务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已达到60%左右,基本接近美英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尽管上海传统生活性服务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是总体仍较粗放,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通过设立“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创新试验区,聚焦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业态创新,能使上海生活性服务业展现出创新创业活力,显著提高生活性服务业的供给能力和水平。 对于创新试验区的规划,上海市长宁区区长顾洪辉表示,将探索在放宽事前准入的基础上,完善适应行业特点的事中事后监管,尝试利用多领域信用数据和大数据分析等信息化手段联手进行风险和信用监管。同时,还将研究推进“一照多址”、健全完善“一址多照”。此外,还将进一步推动商圈改造和转型升级,发展社区商业,做强电子商务,探索模式创新,推进互联网向衣食住行等诸多民生领域渗透融合。 目前被列入长宁区“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创新试验区的重点企业,包含携程、春秋、易果、麦考林等60家互联网企业。对于创新试验区的发展目标,尚玉英表示,预计到2018年,试验区将形成20家左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服务企业,100家左右行业龙头企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