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06-01
2016-06-01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别让“逃离说”搅了转型升级好局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67
    继《别让华为跑了》舆情刷爆朋友圈之后,近日网上又有一些媒体以“逃离深圳”的标题来炒作中兴通讯的不实信息。在已习惯于被正视角聚焦的深圳,“逃离”恰如一枚深水炸弹,引爆了一座城市的集体焦虑。
    “逃离深圳”纯属无稽之谈
    ■一默
    在世纪之初,深圳同样是在华为、中兴、平安保险、招商银行等一批大企业“拟迁离”的传言中饱受《深圳,你被谁抛弃?》的追问和质疑,舆论甚至发出了深圳面临衰落的“盛世危言”。
    然而,事实证明,十多年来,深圳不仅没有“被抛弃”,更以备受瞩目的发展创下无数个“第一”,造就着无数的奇迹,接连摘下设计之都、最具创新力城市等不胜枚举的“大脑经济”标签……谁还敢轻言深圳“被抛弃”?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今天,因为同一座城市,同样的企业,“逃离深圳”的传言四起,难免给人以似曾相识的历史感。事实胜于雄辩,揆诸深圳、河源、中兴三方当事者各自的价值考量,此番“逃离深圳”的传言一戳即破。
    早在2008年5月,广东省已全面启动“双转移”战略,在此背景下,深圳和河源定位的关系是要做“发展共同体”,中兴通讯在河源建生产基地,既是企业扩张式的外迁,也是深圳配合广东省发展粤东的战略部署,更是在共享发展理念下扶贫河源的具体行动。而深陷“逃离”传言的另一主角华为,也只是将部分业务迁移东莞,总部依然留在深圳。在企业扩张性外迁的趋势上,深圳总部经济却不断壮大,足证深圳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转型升级之好局。
    因此,华为、中兴等企业将部分业务外迁实则是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共享发展等新理念导演下的一出大戏,“逃离深圳”纯属无稽之谈,借此质疑深圳的发展环境更是无中生有。
地方政府不能只关注“别让华为跑了”
    ■张立
    一个地方对于企业的吸引力,是来自于大的发展环境,既包括行政服务规范性、效率、透明度,也来自于与产业相配套的上下游产业成熟度、人才支撑、基础设施配套、生产成本等综合因素。因此,对于华为是否迁出深圳,既取决于外部客观环境,但最终又由华为自身所决定。
    华为的表态,并不能成为深圳自我安慰的一剂幻药。因为,华为,或者其他企业也好,与深圳的合作,是双方相互认同、相互尊重的结果。此时华为不迁离深圳,不代表未来不迁离深圳。势异时移,双方都有选择的权利。况且,华为的发展,也并不仅仅局限于深圳一地,参与国际经济产业布局,也是华为的重大发展战略。因此,当华为把一些子公司或者其他投资放在其他地区,深圳大可不必为此而耍小家子气。毕竟,企业有其应有的决策权。地方政府应该予以尊重。
    作为地方政府,应该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创造法治、公开、健康、自由的发展环境上来,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企业是不是要走上。当地方政府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企业成本适度,环境宽松,政府服务高效,生态良好,社会和谐,政府和企业的关系自然就亲了起来,栽下梧桐树,不愁凤凰不来。
    地方政府和企业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地方政府为企业提供了发展平台,企业为地方提供了就业,创造了税收,带动形成了一批特色支柱产业。良好的政企互动,是基于法治平等这个前提。倘若只关注《别让华为跑了》,而不注重地方自身发展环境的建设、良好秩序的营建,只看眼前的利益,就真的只剩下紧张兮兮的闭门锁客而裹步不前了。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