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05-31
2016-05-31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面对“悬崖村”的孩子我们应该反思点什么

作者: ■李富永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66

    如果不是媒体的报道,如果不是央视镜头的聚焦,相信绝大多数国人都不会想到,在四川凉山州某个角落,竟然还有一个悬挂在山崖上的村庄。村民进出这个村庄,要攀爬落差达800米的悬崖。最近的一条山路,长约4公里,其中有13处峭壁,攀爬全靠藤梯。一些惊心路段,能下脚的地方不到手掌大。
    更刺激人们眼球的是,这个小村子的孩子们上学,也一样需要攀爬悬崖。为了安全,家长用绳子将他们拴着,然后与自己相连,如同牵小狗那样护送上下悬崖。但即便如此,目前已经有8个孩子被摔死了。这个名叫阿土列尔的小村,之所以走进国人的视野,是因为央视连续报道该村。但前往探访的央视女记者爬到半山腰,被吓哭了。
    阿土列尔的名字虽然生僻,但阿土列尔村现象,其实并不陌生。媒体展示它,再次提醒人们中国的国情,让大家注意脚下的国土非常逼仄、非常拥挤的现实;也让大家重新思考和审视,在这样的国情前提下,大到国家的人口大政、小到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是否都适宜恰当?是否都体现了节约土地的理念?
    之所以说阿土列尔村现象其实并不陌生,是因为笔者相信,许多人或多或少会发现许多类似的环境。比如汶川大地震时,电视里展现的当地高山、悬崖和深沟陷壑紧密相依的地形,比如前两年被泥石流淹没的甘肃舟曲县城,再比如随后的四川芦山、云南昭通等等,不是悬崖就是深沟。
    住在悬崖和深沟里的人们,如果不是生计所迫,难道他们喜欢这样的环境?他们也许不是现在才去那里的,也许是祖上时去的。但不管怎样,还有很多地方的生存状况是极其艰苦,改变他们的命运,确是时下该做的。
    很遗憾,我们这个社会,目前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命运。央视记者探访阿土列尔村,是为了报道扶贫问题的。扶贫当然是好事,说明政府没有忘记人民。但是,修公路、通电、通宽带、通电话、通自来水,哪一样能绕开悬崖?能扶到什么程度?
    真正的扶贫,或许是应该将村民外迁,安置到起码不会掉到悬崖下面的地方。但显然,国家还没有这个计划。阿土列尔村的居民据说最早已经住这里300年了,估计他们也没指望政府异地安置他们。政府可以说这是“历史原因”,谁也反驳不了。
    国家没有这个计划,我们应该理解政府有难处。中国哪个地方土地宽余?青藏高原宽余,新疆沙漠辽阔,但毕竟不适宜人居住?剩下适宜居住的面积,摊到14亿人口上面,人均能有多少?华为还嫌深圳地价高而打算搬迁呢。如果不是土地短缺,地价怎么会贵?
    一方面,中国的地皮贵;可另一方面,似乎又不贵。在许多地方,许多工厂占地面积大,但厂房只占很少一部分,很多都没有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许多人一点都不珍惜,随意污染:倾倒垃圾、排泄有毒物质。
    很多去美国投资办厂的老板们都说,美国地皮很便宜。美国为什么地皮便宜?因为美国人口只有3亿。国土面积、尤其是宜居面积,大体和中国相当,而人口只有中国1/5。所以便宜。
    总而言之,对于拥有14亿人口的这个国家来说,地理教科书上“辽阔的国土”的称谓,在现实生活中一点儿都不辽阔。这个国情其实一点儿都不新鲜。新中国建国70年来,几乎每一届学生都会接受这个教育。可以说是最基本的常识。但问题是,这样的常识,似乎并没有深深印入人们的脑海;或者虽然印入脑海了,但人们的行为选择却不为所动,不受影响。这就很麻烦了。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