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05-30 第08版:八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外向发展成绩喜人 |
|
|
|
|
|
|
“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把握国内外大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重庆地处两大战略交汇点,获得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海上丝绸之路的产业腹地、长江经济带的西部中心枢纽等一系列全新的重要定位,可谓机遇集成、政策叠加。 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将历史机遇与自身基础条件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初步形成“水空铁”交通枢纽、开放口岸、保税区“三个三合一”的内陆开放高地特征;基本构建起以长江黄金水道、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等为支撑的“一带一路”国际贸易大通道骨架;外向型产业基础不断巩固,经济结构向好向快发展。 2015年,广大重庆民企因势而谋、顺势而为,抢抓机遇、主动出击,“一带一路”的版图上留下了他们的深深足迹。5月,宗申产业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宗申天辰通航公司签约收购加拿大港湾航空公司49%股份,成为这家全球运营规模最大的水上飞机运营公司的第一股东。6月,渝商投资集团斥资44亿港元,并购了在港上市的再生能源环保企业齐合天地集团有限公司,也让民企稳坐2015年对外投资合同中渝企“走出去”单笔投资额的“头把交椅”。7月,力帆集团在俄举行新厂奠基仪式,落下了海外扩张的重要棋子。9月,中国重庆方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老挝开发的拉萨翁广场主体结构顺利完工,打造了万象新高度,也为迎接2016东盟峰会做着充足准备…… 这些来自异国他乡的投资事件串联起2015年重庆民企走出去的生动图景。数据显示,2015年重庆境外投资民营企业242家,投资金额达32.7亿美元,分别占全市境外投资企业数及投资额的76.3%和53.0%。投资国家覆盖37个国家,其中投资欧美等发达国家力度不断加强,由2010年的2家企业增加到现在的18家,投资领域涉及机电制造、贸易及工程承包、房地产、信息服务、餐饮、医药及医疗器械等行业。 2015年11月,在习近平总书记和李显龙总理的见证下,中新双方在新加坡签署了“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框架协议。2016年1月8日,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管理局成立,并举行第二批重点项目签约,标志着重庆在“一带一路”战略中迈出了新的步伐,预示着重庆民营经济外向发展必将走上更高水平。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