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05-19
2016-05-19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三大因素制约楼市全面回升

作者: ■李宇嘉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553

    前4个月楼市销售火爆,带动库存下降。继3月待售面积减少415万平方米后,4月待售面积又减少826万平方米,这是自2014年7月确立楼市“去库存”主题后,库存第一次连续2个月下降,而住宅待售库存已经低于2015年底的规模。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增速已连续13个月下降,由2014年10月28.4%的最高值下降至今年4月的10.7%。今年以来,库存过大省市均出台紧缩土地供应措施,“隐性”库存开始缩减,下半年待售库存有望进入个位数增长甚至是零增长。
    销售火爆和库存减少,带动重点城市“补库存”。截止到上周末(5月15日),一线城市库存消化周期为7.2个月,重点二线城市库存消化周期仅6.2个月,均低于12个月的正常库存周期。南京、厦门、苏州和合肥等热点城市库存周期在3个月左右,南京库存周期仅2.5个月。因此,重点城市“补库存”如火如荼,二线城市土地市场近期异常火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此。
    重点城市“补库存”,加上5月1日全面“营改增”,推动新开工大幅增长。1-4月,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21.4%,创2011年11月以来累计最高增速。受重点城市土地供应不足影响,4月新开工增速从3月的26.9%小幅回落1个百分点至25.9%。近期,国家发改委要求,重点城市要增加住宅用地供应。4月份,二线代表城市土地成交面积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28%和247%。随着重点城市土地供应增加,加上开发商推盘意愿强烈,二季度新开工将继续快速增长。
    销售端持续向好、库存下降和新开工增长,推动房企积极“拿地”。1-4月,开发商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6.5%,降幅比1-3月收窄5.2个百分点,自2014年11月以来首次收窄至个位数,土地市场触底反弹明显。其中,二线城市土地市场异常火爆。4月,全国30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1495亿元,同比增加77%。其中,二线城市土地出让金1176亿元,占比近80%,同比增长247%。4月份,二线城市土地成交楼面均价环比上涨53%,同比更是暴涨180%,平均溢价率65%,同比上升54%。相比,4月一线城市土地溢价率仅为2%,同比下降31%。
    目前,楼市资金环境全面向好。首先,前4个月,开发商到位资金累计同比从一季度的14.7%上升至16.8%,创2014年以来新高;其次,房贷利率继续创新低。有报告显示,4月35个重点城市首套房贷平均利率4.52%,较去年同期的5.74%大幅下调1.22个百分点,创历史新低。二套房贷利率5.39%,与上月持平,较去年同期的6.51%降低1.12个百分点。资金面向好和“去库存”主题不变,楼市下游销售将继续上攻,而补库存将带动上游拿地、新开工和开发投资继续增长。
    笔者认为,未来制约楼市上下游全面回升的因素有三方面,一是去年上半年低基数效应的消失,下半年主要指标增幅或有所回落。二是房价地价快速上涨对需求的挤出及投资需求泛滥。近几个月二线城市楼市回暖,与一线城市高房价、调控收紧,投资需求转向二线城市有关,比如毗邻深圳的东莞和惠州、北京周边的“北三县”、上海周边的昆山、无锡等,投资需求(非自住买房)占比在40%-80%。前4个月,销售金额增速比销售面积增速高出20个百分点,显示房价在快速上涨。三是近期二线热点城市或将实施紧缩措施,这也对楼市向上形成抑制。但从4月宏观经济数据看,工业增加值、社会零售总额及1-4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线回落,经济下滑风险犹存。由此,楼市和基建“托底”经济的功能未变,特别是楼市在缓冲制造业下滑、缓减去产能阵痛、供给基建项目地方配套资金上,仍旧是需求侧适度发力的重要选择。而且,包含政府债务融资,4月份的社会融资增速高达17.2%,资金并未紧缩,楼市供销两旺局面不改。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