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05-18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探索实践“河长制” 多元农业转型 |
江西寻乌经济生态两手抓 |
|
作者:
■王宇邬慧颖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550 |
|
|
|
|
|
|
既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又要保护好“一江清水”、建设美丽家园;既要确保物质脱贫,还要实现精神脱贫……位于赣南一隅的国家级贫困县寻乌,正涌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激情,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河长制”护航绿色崛起 如何在转型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寻乌县用探索实践“河长制”向社会递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寻乌是东江源头县。该县的水生态环境好坏直接影响到东江中下游的水质,尤其关系到香港的饮水安全。为此,寻乌县在该县境内东江流域寻乌河、马蹄河等10条主河道及相应支流全面实施“河长制”。 凌红宇是寻乌县三标乡的乡长,也是分管马蹄河、寻乌河三标乡流域的“河长”,他负责辖区内22.58千米河道的水质和污染源调查。 “我每周要巡查河道和河堤,如果发现排放污染物、非法捕捞等情况,就要马上制止。”凌红宇说。除了他之外,三标乡12个村、127个村小组都分别有一名村干部担任“河长”。 据介绍,为保护生态环境,三标乡3年来没有新建一个养殖场,没有引进任何工业项目,并且有选择地发展部分种植业。“除一级水源区已经全部退果还林外,其他区域都在逐步减少脐橙、柑橘林,改种猕猴桃、鹰嘴桃等少施肥少打药的果类。”凌红宇说。 目前,寻乌县完善了从县总河长到县乡村组的7级“河长制”组织机构,已有河长16名,河段长177名,河道管理员865名。“有人认为推行‘河长制’只是单纯地追求保护环境,会制约发展。可是我认为,‘河长制’更能推动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寻乌县水利局局长刘经书说。 从“一果独大”到多元发展 “靠山吃山”原本是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最真实的写照。 柑橘、脐橙是寻乌县种植面积广、种植技术成熟的两大农业主导产业,更是当地农户的“钱袋子”。但是,近两年遭遇严重病害,不少农户被迫砍去自家赖以生存的柑橘、脐橙等果树,甚至导致返贫,住在山坳坳里的刘永霖就是其中一位。 “原本我家有1000株脐橙树,种了近19年,去年初因为病害严重全部砍掉,家里的收入来源一下就没了!”文峰乡长布村的刘永霖一家三口,原本每年靠种果树赚来的三四万元维持基本生活,没了果树的他们慌了神。 看到果树被砍后的农户面临不转型就无收入的紧急情况,文峰乡的干部们十分着急。 2015年5月,文峰乡长布村依托原有的天台山种(肉)兔繁育基地,成立富民养兔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规模化发展养兔产业,目前已有72名社员。 “合作社为农户提供统一种兔、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饲养管理和统一采购原料的‘四统一’帮扶措施,并且与贫困户签订回收协议,以最低保护价应收尽收,有效规避他们的养殖风险。”合作社负责人胡建平说。 “技术由小胡教,饲料从合作社拿,销售由合作社包,我们农户啥都不用愁。”刘永霖告诉记者,一年来,通过肉兔养殖他已经赚了两万多元的纯收入,目前存栏的350多只肉兔也将要销出。 产业是强民之本、致富之源、脱贫之基,更是村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为逐步改变“一果独大”的局面,减轻病害给农户带来的经济损失,寻乌县近两年积极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 目前,除肉兔、养蜂等养殖业外,寻乌县新增种植猕猴桃8000亩、油茶3万亩、百香果800亩、罗汉果2.5万亩等种植业,基本形成了“柑橘为主、多元发展、规模经营”的产业发展格局。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并服务农户4.3172万户,生产总值占农业生产总值比重达45%以上。 “发展新产业不仅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还能打破群众根深蒂固的产业发展思维、促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寻乌县县长杨永飞说。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