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05-16
2016-05-16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经济政策有望向积极方向转变

作者: ■陶冬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046
    
    《人民日报》刊登出“开局首季问大势”的访谈后,权威人士变成了媒体文章、微信群中出现最频繁的字眼,大家都在猜谁是那位权威人士。信手点评了国务院今年推出的几乎所有经济政策,相信这位权威人士够权威,至于执笔人是谁也就变得不重要了。
    访谈一开始,权威人士就将中国经济的中期走势设定在L型上,而且不是一两年就可以过去的长周期底部。换言之,如果不行改革、不作转型,光靠刺激无法令经济走出目前的困境。同时,“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中国需要的是优化资源配置,培育新动力、形成新结构。
    “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甚至让老百姓储蓄泡汤”。此言对目前通过货币扩张政策拉动经济的政策思维,作出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直接批判,甚至上升到百姓储蓄泡汤的高度。近几年中国宏观政策的一个基本思路就是用活存量,将百姓储蓄引导到楼市、理财产品、股市、地方债置换上,所以权威人士所针对的不仅是政策措施及度量,更是政策思路,强调避免短期化行为,避免不适度。
    权威人士要股市、汇市、楼市回归各自的功能定位,不当保增长的手段,让市场来决定资源配置,不作人为干预,这也意味着在可预见的将来股市、楼市不会再有政策市。
    权威人士认为,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招数都要用,但在不同阶段,侧重点和着力度不一样。当前供给侧是主要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必须作为主攻方向。投资扩张只能适度,不能过度,决不可越俎代庖、主次不分。“坚定不移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眼于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
    笔者认为,这篇访谈基本上否定了前几个月“流动性驱动、投资主打”的政策刺激思路,将政策重心重新推回到“供给侧改革驱动、经济转型主打”的结构性改革轨迹上,也不再试图通过影响市场来寻求短期政策效果。中国经济未必因此大幅下滑,不过增长进一步加速的空间估计有限了。
    此篇访谈理性务实,弃短期利益而着眼于夯实经济的长期基本面,笔者深感认同。将经济重新推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唯有依靠改革和转型。不过若干月后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政府能否保持政策定力,唯有时间可以给出答案。当改革遭遇既得利益的阻碍时,政府能否披荆斩棘一往直前,唯有时间可以给出答案。当经济转型需要将高端服务业向民营资本开放时,政府能否妥善处理国企利益,唯有时间可以给出答案。不过起码,政策在向正确的方向转移。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