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05-09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民营医院应引入“道德资本” |
|
作者:
■白靖利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089 |
|
|
|
|
|
|
连日来,“魏则西事件”持续发酵。与此同时,舆论场上出现的一些“反市场化”“反民营医院”的情绪,笔者也有一些想法不吐不快。 的确,诸如诱导医疗、过度治疗、虚假宣传等等,早就是一些民营医院的“拿手好戏”。但不管是从历史的还是现实的维度来看,民营医院都并非天生有罪,我们应该对其加强监管,而不是恨不得一棍子打死。 客观来说,以上质疑并非民营医院的“专利”。以过度治疗为例,公立医院其实也不是“天使”。以笔者的观察,由于大部分公立医院财政拨款非常少甚至没有,必须“自收自支、自负盈亏”,因此在过度治疗方面的“能力”可能并不逊于民营医院。而以癌症为代表的多种病症,往往就是过度治疗的重灾区。 要看到,民营医院之所以会大量出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仅靠公立医院无法满足国人看病的需求。相反,在公立医院的强势垄断格局下,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以药养医难题等等,长期无法得到根本破解。从这个层面来说,笔者认为,民营医院的出现,至少能够解决部分患者的看病问题,并以此与公立医院形成竞争。 尤其需要看到一点,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的竞争,从来就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在税收、土地、医保额度等诸多方面,民营医院很难享受到与公立医院一样平等的待遇。曾经有一家民营医院的负责人向记者大倒苦水:他们(公立医院)有政策兜底,不怕没人看病,不怕看病不付钱,我们不但要自己找病人,还要担心病人跑了不给钱…… 近年来,医疗市场化得到一些推动后,社会资本才被允许进入这个行业,但现实中却受到各种限制。比如,不给发牌照,只能承包科室。就如上文所述,民营医院在竞争中长期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为了生存发展,依靠虚假广告等手段来招揽顾客赚钱,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竞争不利并不能成为民营医院搞虚假广告等等伎俩的借口。这些问题的出现,不是错在民营医院这个事物,也不是错在市场化,而是在制度设计上存有缺陷,在监管上留有漏洞。对于这样一个市场化新生事物,我们千万不能因噎废食,而是应该继续完善制度,及时加强监管,使其始终在健康有序的轨道上发展。 自古以来,医者仁心。必须明确,国家是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市场的,民营医院也代表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因此,对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予以重视、警醒和及时改进,而不是企图半途而废,甚至推倒重来。我们要在制度设计上不断发力,堵住各种医疗乱象滋生的可能,同时,也要建立顺畅高效的人才和资本流通渠道,引入有道德的资本,让有信仰、有仁心的人来办医院。如此多管齐下,才能让民营医院既体现出市场发展的方向,也能实现医疗服务的公益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