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05-04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谁该为“魏则西之死”负责 |
|
|
|
|
|
|
这个“五一”小长假,魏则西事件成为刷爆网络的最热门新闻:21岁的魏则西患滑膜肉瘤,被百度竞价排名信息误导,来到北京武警二院被莆田系承包的科室就诊,虽散尽家财,终究未能挽回生命。他的被骗经历在网上被广泛阅读,将“百度竞价排名”这一陈旧话题再度推向公共讨论空间。 民营医院急需建立公正评价机制 ■舒圣祥 因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医疗领域内民营与公立的竞争,显然与我们曾经想象的“有益的补充”有距离;那些相信民营医院的人,往往应该被打上“很傻很天真”的标签。现实中的民营医院,并不意味着更好的服务与更高端的技术,相反,很多时候意味着更多的金钱与更可怕的欺骗。尤其是,当全国80%的民营医院都集中在来自同一个地方的三四个家族手中,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他们都在采用同一个骗钱套路。 铺天盖地的虚假广告,没病看出病、小病说大病的恶劣行径,五花八门的乱收费,魏则西的遭遇不是偶然。基于严重信息不对称的民营医院乱象,已然成为社会的痛点,这应该是互联网能够改变的。 民营医院如果不能建立公正的评价机制,好的民营医院要想脱颖而出是很艰难的,在一片污浊的河流中流出一汪清流谈何容易,这就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互联网企业应该有这样的优势,让好的民营医院获得声誉,同时也让烂的民营医院失去继续骗人的机会。百度的大数据,难道不应该有所作为吗?反观现在,百度作为一家只要钱不要公信力的“广告公司”名声,不仅已经产生甚至已经定型,再不试图改变,前路难免会是深渊。 搜索竞价排名不能成为法外之地 魏则西的悲剧,带来了又一轮对搜索竞价排名的企业责任伦理拷问。 此前,百度搜索竞价排名已经惹出过多起事端,现在一提到“竞价排名”,人们无不摇头叹息。在功利面前,伦理拷问是多么苍白无力,除了单纯的伦理拷问,对搜索竞价排名再也无计可施。事实果真如此吗? 所谓搜索竞价排名,本质上是一种花钱买排名的广告。据公开报道,百度公司2013年广告收入约260亿元,福建莆田系民营医院在百度上投放的广告就高达120亿元,他们广告投入的60%都给了搜索引擎。既然是广告,那就有法可依。《广告法》明确规定,“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能够使消费者辨明其为广告”,“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广告’,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不得使消费者产生误解”。用这一条来衡量,大多数搜索引擎广告都涉嫌违法,有的至少涉嫌打“擦边球”,总之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 更应该反思的是监管部门 舆论对于百度和莆田系批评的同时,更应该反思的是监管部门在其中的失责。无论是百度竞价排名中的虚假信息问题,还是公立医院对外承包乱相,都已非偶发事件。对于这些长期存在、且不断爆出问题的不合理现象,管理部门竟然一直缺位至今,直到发生魏则西之死,这不能不说监管部门“不得辞其责”。 发展民营医院,本来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必要之举。但是医疗行为本身具有特殊性,关乎到生命安全,不能指望民营医院和互联网公司的自我约束。监管的缺失和偏废,带来的必然是乱象丛生。正如很多网友评论所说的那样:请像监管网红一样管好医疗安全好么?如何将该管的管好,不该管的放下,这将是未来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课题。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