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05-03 第07版:七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加速器:好钢用在刀刃上 |
|
作者:
■见习记者蒋元锐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3557 |
|
|
|
|
|
|
对于加速器而言,找到好的团队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在创业者热情不减、激情高昂的时候,分辨好创业者更是重中之重 加速器,既要有一种生机也有霸气,不同的角色让大众感觉与众不同的气质。有人把创业孵化加速器比喻成为一个袋鼠,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每一次跳得都很远;也有人把它比喻为耐得住寂寞,抓得住机会的猎豹。无论是哪一种特立独行的独角兽,项目的成熟程度更是它的基本因素。 “让优秀的创业者在一起赛马就是最好的助力”。洪泰AA加速器创始人吴玲伟谈到AA加速器花了大量的精力在打磨加速系统,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加速项目,我们选择的一定是要高牵制优质的项目,才值得我们把大量精力、大量导师资源和大量增值伙伴注入到他们身上,我们只能让好的变得更好。 每个企业都渴望成为独角兽企业,每一个创业者也力图突破重围,成为一名狼性创业者。然而,这一轮的创业热和孵化空间热的主要因素来自于政府驱动和导向性,大众看到了风口,都在试图向前走。 孵化器势头火热 不同地区对孵化器重视程度不同。据了解,在孵化器建设方面,作为国内经济发展重要地区,北京、广东理所应当领跑于国内其他省市。当前孵化器建设主要以沿海地区分布,同时向内陆城市逐渐辐射。而作为孵化器重要扶持领域——互联网领域,浙江省地区的孵化器建设情况也处于国内的前列水平。 目前很多当地政府会给提供者提供一个孵化器空间和一些优惠的政策。通过政府政策拉动很多的创业者创业,比如说全国各地在过去一段时间,“千人计划”、“海外学人”等政策落地,帮助创业者有平台落地其想法。 双创时代,众创空间的迅猛增长激发了大批创业企业的涌现,其发展也相对成熟。相比之下,加速器的发展模式还有待探索。 AA-Inside是AA基于加速器未来发展提出的新战略,目标是深入创业生态系统中去发现和助力未来的改变者,不再受单一空间载体的制约,成为植入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内部的加速芯片。吴玲伟谈到:“AA-Inside就是匹配当前的双创国策而制定的区域化、垂直化、产业化的发展战略。” 据了解,20年前,创业孵化器仅仅70余家。而今,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至少有5600家的孵化器。 然而,市场面临的问题是目前更多的众创空间存在同质化的竞争,什么样的众创空间才有竞争力?竞争环境比较激烈,如何突出重围?什么样的众创空间或者孵化器今年可能面临一个非常大的危险? 洪泰基金创始人盛希泰分析,目前市场中孵化器虽然数目众多,但是从总量上来说可能还没有到一个顶峰,创业者的分布、创业者的数量和孵化器的和众创空间的数量和分布尚不匹配。虽然总体数字很多,但是从结构式、区域分布上而言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情况。 比如说北京需要更多好的众创空间,这是毫无疑问的。“我相信会有一批孵化器和一批众创空间倒下去,特别是那一批依靠着不同的政府补贴而生存的众创空间。”盛希泰谈到,“毫无疑问,市场能够自动淘汰缺乏活力的孵化器,只有专业化的孵化器才会成长得更好、更成功。 创业团队质量的参差不齐,优质的创业团队对于孵化器的需求并不强烈,同质化的创业服务让孵化器失去核心竞争力。除了创业团队质量层次不齐外,拿政府补贴的团队也不在少数。 据了解,中关村管委会认定的创新型孵化器可以获得80万到100万元左右的补贴;海淀园管委会有40万元左右的补贴费用以及北京市科委认定的众创空间也可以享受40万元左右的补贴,北京海淀区经信委支持的则以100兆宽带为补贴。 政府给予创业团队一些政策补贴是好事,这也让很多创业团队对其跃跃欲试,然而一些创业团队想办法进入孵化器中只是为了蝇头小利赚一笔,将资金作为驱使动力,则是丢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 国际大学创新联盟创始人颜振军认为当前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存在结构、区域上的不合理,很可能会有一批孵化器倒闭。但是,专业化的孵化器、加速器会生存下来,并且成长得更好。对未来什么样的孵化器能够存活。京东智能集团总裁王振辉提到了三个要素:专注、专心、独特的技能或资源。 缺乏“真”产品 亦庄国投总经理王晓波认为资源导向型将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他谈到:“孵化器的发展生态重要、资源重要、空间不重要,有着极强的跨界资源整合能力才能突破重围。”昌发展总经理王颖认为未来的发展应当是横向与纵向的结合,既要有独特的服务体系,同时也要有整合更多合作共赢者这样的跨界思维。 目前,整个众创空间普遍缺乏内容,如果真的要让所有的众创空间能够有所升级,就需要AA-Inside这样一个战略的支持。它能够为所有众创空间提供一个内在的、奔腾的“芯”,为其提供高质量的加速系统和加速导师,让空间里的创业项目深度享受有效而精准的价值服务,使得空间真正走向内容化、服务化。 作为洪泰基金创始人,盛希泰表示,AA-Inside的发布是对加速器发展模式的一次新探索。针对加速器发展的现状,他谈到:“目前,大家对于怎么做加速器还是存在很多争议,硅谷做的比较好的加速器大部分是2010年以后,是基金和加速器、孵化器的配套,相比中国并没有先进太多。” 盛希泰提出,企业家90%的特质是天生的,教育的价值只是10%。 面对市场中创业者的竞争,盛希泰谈到好的创业者仍供不应求。衡量创业团队,也是要看其是否具备有价值的内容,是否能够有效地助力创业成功,这也是所有众创空间的痛点,也是双创空间的核心。 格局:重中之重 盛希泰谈到无论是创业者还是创业团队,格局是非常重要的。 “我认为一个创业者或者说企业家90%都是内生的。”盛希泰谈到,目前做内容不做空间,只做筛选和机制不做课程培训,其中团队一定要平等、尊重、专业、有效。下一步,就是以未来场景革命为核心,能够对未来的场景带来改变。 猜疑会令企业分崩离析。近年来,北京中关村每年的企业倒闭率在25%左右,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创业团队内部不团结。在加速器中,通过对项目的孵化外,也能从中建立和维护创业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信任是一种非常脆弱的心理状态,一旦产生裂痕就很难缝合,要消除不信任及其带来的影响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所以防止不信任比增强信任更加重要。 有格局的人才能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走得更长更远。对于加速器而言,找到好的团队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目前在创业者热情不减、激情高昂的时候,分辨好创业者更是重中之重。 “专业,我们非常强调。有效,我们也非常强调。”吴玲伟谈到,加速器不能浪费创业者的时间。我们相信创业者视他们的利益为第一要义,也结合价值观做了一套行为准则。 除了引进资本外,还建立了一套机制,建立了一个最开放共享的投资平台,开创了合选和合投的模式,跟所有投资人、导师共同来做深度的筛选,深度的观察,进行量化的加速质量管理,过程中我们进行赛马然后再度淘汰解决了早期风险投资中最大的风险,就是不凭借一次面试去判断一个项目的价值。 “好的创业都是做减法,不是做加法。如果什么都想做,就什么都做不好。”吴玲伟谈到,“真正最有效的创业一开始一定都是单点突破。选择做加速器上不断做减法,在加速器和孵化器都做生态的时候,我们从不做空间。” 一个人创业过程不容易,也有很多人距离成功只有一步,然而创业者在创业的过程中承受了太多的磨难,以失败告终的不在少数。“加速器的作用就是把遇到过的困难和问题以及一些有益的经验提炼出来告知给创业者。90度的水永远不是开水,没有必要夸大加速器的价值,也没有必要说加速器一无是处,关键是看怎么做。” 加速器规律的提炼和总结是要做的,增加一些内生的东西,由内而外的发展东西。目前为止,盛希泰对加速器表示很认可,它的估值已经比较高。 对这个行业、对整个目前创投的环境有所推动。 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一样,是拥有独特优势的资源所布局的服务体系,同时也要与有联动的、有搭建平台的、能够整合更多资源的人进行的合作共赢。这样的跨界思维模式,才能够把这个众创空间或者说创新服务体系做的可持续、可商业化,未来也是真正能够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人群的发展。 实际上,诸多孵化器并不直接盈利,只有准确定位自身角色,寻求多元化收益,避免缺少差异化,同质化太过桎梏,找到自身特色和聚集相应资源为创业者带来切实帮助是关键,为创业者创造价值了,就会有对应的经济收益。 纵观各个发展迅猛、规模不断扩大的孵化器,凭借自身实力屹立于市场不倒,不仅为创业者提供良好孵化条件,也在协助孵化新项目新企业过程中得到可持续获利。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