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05-03
2016-05-03 第06版:六版 【字体】大 |默认 |

创新驱动高校发展 创业助力社会前行

作者: ■李浩诚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607
   社会双创+校园双创=中国双创
    2016年4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就教育改革发展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考察,进一步推动和加速了校园创新创业的发展进程。
    2015年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大潮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社会创业创新”可称之为“社会双创”,2015年可谓“社会双创”元年;同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校园创新创业”正式提上日程,由此“校园创新创业”可称之为“校园双创”,2016年可谓之为“校园双创”元年。
    “社会双创”与“校园双创”相辅相成、互助互力,构成“中国双创”理论框架体系。在2016深化“双创”战略的新形势下,双领域(社会和校园)、双群体(青年和大学生)的“新双创”也随之应运而生。同时,中小学少年儿童群体的“创作创造”亦归结于“校园双创”的理论体系之中,但在此不做详加描述。
“校园双创”的核心内涵与政策支持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指导思想,其中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
    2015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特别要求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展企业经营管理类培训;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支持高校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社团,举办创新创业讲座论坛;还要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向高校毕业生创设的小微企业优先转移科技成果,并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扶持高校学生创新创业。
    2016年全国两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2016年的重点工作:着力扩大就业创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将高达765万人,要落实好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构建大中小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创客多方协同的新型创业创新机制。建设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培育创业服务业,发展天使、创业、产业等投资。
从“校园产业”到“校园双创”
    国家对“校园创新创业”明确规划了时间表——“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7年取得重要进展,形成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预期目标。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由此,2016年将是高校创新创业深化教育改革具体举措实施的关键之年。
    笔者于2006年创建学盟体系,2011年提出并探索“校园产业”整合之路,将与校园相关的行业统称为“校园产业”,包括五大领域:文化、教育、创投、人才和产业,学前幼教、中学小学、大中专院校、成人教育和老年教育;二十大门类:教育培训、文化传媒、影视娱乐、图书音像、文具用品、数码科技、网络电子、服务中介、创业加盟、金融投资、旅游休闲、体育运动、健康美容、医疗卫生、食品饮品、礼品玩具、服饰用品、仪器设备、产业园区和国际合作等。
校园与社会“双创共建”的模式
    国务院在指导意见中提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九大任务和措施: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完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
    笔者在此基础之上,根据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总结提出了校园与社会的“双创共建”模式,包括以下几大核心内容:以人为本、创客服务、多方合作共建全国青年大学生创客会员服务体系,建立项目库、人才库与资本库,包括会员数据、创业培训、论坛沙龙、活动赛事、投融辅导、资本对接、孵化加速、上市服务以及众创空间、公寓社区等方面,共同服务“校园双创”。
    导师资源合作共享,多方的合作机构、专家导师资源共享,共同参与活动嘉宾、赛事评委、会员培训、高校授课、创业辅导、项目投融等,共建院校与社会“导师库”共享体系。
    项目合作、创业实践、多方联合,按照高校创业学院与其他院系专业特色引进相关共建产业项目,分别按照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模式在校园落地运营,纳入校园双创教学实践体系;并建议和联合高校,逐步将校内三产企业实体部分或全部以授权、委托、联营或承包方式让创业青年与学生团队充分参与,以兼职、合伙、参股或全资等方式管理经营,服务校园师生并获得经济收益,积累创业实操经验。
    基金共建、投融对接,多方创投基金合作共建,协作募资与投放,相关领域包括:创业创新产业项目投融孵化、高校科研成果知识产权托管投融与转化、连锁商家店铺与培训院校实体投融并购、青年学生创业公寓社区投融与共建、海内外大学双创专业合作办学、国内与国际各国社会类型大中型产业项目投融加速等。
    活动赛事联动互动,举办校园双创大会、中国双创大会、创业创新大赛、创投沙龙论坛、创业培训选拔和“双创情人节”创业者集体婚礼、“校园双创助跑计划——双创校园行”“奔跑吧,双创”主题体育运动等活动,通过会议、论坛、沙龙、仪式、巡讲、巡展、巡演以及助跑等多种形式,形成青年大学生社会校园联动互动。
    媒体宣传助推双创,多方自有与合作的网站、电视、广播、视频、杂志、报纸、图书、微信、微博、APP以及影视等媒体资源合作共享,制作发布“校园双创”主题相关理论体系、新闻信息和宣传作品,内容包括双创理论、校园动态、活动赛事、投融项目、众创社区、专家导师、创业领袖与创业者风采等。(作者系学盟总裁、创始人)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