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04-26
2016-04-26 第05版:五版 【字体】大 |默认 |

易地扶贫搬迁——好事要好商量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528
    红军长征,留给老百姓最深的印象是,不仅处处为人民服务,而且事事尊重群众。这一传统在黔西南州委、州政府干部的心中扎下了根。搬迁,历来是干群关系紧张的重要症结。即使是为扶贫而移民搬迁,也经常会引发诸多矛盾,好事却办不好。3月27日,黔西南州委调研组“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村民代表面对面共商座谈会第五站来到册亨县者楼镇羊场村。州委书记张政来听取大家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共商乡村发展倍增的好办法。
    易地搬迁如何开展?遇到问题怎样解决?倍增项目如何实施?五人小组代表、村民代表、贫困户代表和乡村能人代表们踊跃发言,与调研组共商易地搬迁脱贫和乡村倍增发展。
    秧坝镇距离册亨县城近1小时车程,是册亨南部地区较为偏远的乡镇。秧坝村村主任岑朝林率先发言说:“村里有部分人家已经在兴义买房定居,因为生活好了,也因为娃娃上学方便。通过共商,很大部分群众都愿意搬离秧坝,把原有的山林和承包的土地以资源入股的方式交给大户管理,通过分红的方式实现倍增发展。”
    张政发问如何带动大家搬迁,岑朝林说:“准备把我们现有的土地整合,整合给有能力、有经济头脑的人来种。把我们林地变成产权,产权变成资金,把资金投入到兴义住的当中去。”
    当前,黔西南州在实施乡村发展倍增计划中,充分尊重老百姓的意愿,通过“共商、共识、共建、共享、共担”来实现同步小康。说起这以共商为起点的“五共”工作流程法,八渡镇八达村村主任韦兴先表示,以前开群众大会,都是村干部说,群众听。现在请所有贫困户都参加共商会,听他们说意见、谈想法,说他们脱贫致富的意愿和想法,村干部就是记录员。
    在乡村发展倍增中,如何发挥乡村能人的带动作用,也是大家关注的话题之一。
    庆坪乡秧亚村村民代表韦学永是村里的致富能人,韦学永家里种有200亩甘蔗。在他看来,“现在年轻人外出务工,家里大多只剩下老人和孩子,没有劳动力,土地、山林流转或入股给大户管理,这对群众增收和大户发展都有好处。更重要的是,搬迁之后让老人和孩子住在城里,孩子能上好一点儿的学校,尤其是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好处”。
    韦学永还补充说:“通过共商,我们村全部愿意搬迁,愿意整村搬迁,最好搬到县城以外、更好的地方去。”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有关政策,从根本上解决黔西南州贫困人口生存发展问题,坚决打赢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攻坚战,黔西南州委、州政府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指导意见》,坚持以搬迁对象为主体,将搬迁对象的识别、群众搬迁意愿的掌握作为整个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按照与老百姓“共商、共识、共建、共享、共担”的“五共”流程工作法要求,切实做好群众宣传发动工作,通过广泛深入宣传易地扶贫搬迁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让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最大限度实施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贫困地区,使群众清楚地认识到易地扶贫搬迁“搬迁谁、谁来搬、怎么搬、搬后怎么办”等问题,切实打消群众顾虑,做实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精准识别工作。
    黔西南希望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有关政策的历史性机遇,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在“十三五”期间实施好至少22万贫困人口,并以巨大的政治担当把20余万贫困地区在贫困线以上徘徊的有意搬迁的群众纳入了易地扶贫搬迁范围,并鼓励支持贫困地区以外的群众易地搬迁,利用国家好政策,把家搬到县城、搬到义龙、搬到兴义,发挥城市吸纳、带动、引领的作用,把贫困地区散落的人口聚集起来,融入到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中,既实现就业创业,又能享受到好的教育和医疗,形成整体规模的发展效应,让贫困群众挪出穷窝,彻底拔掉穷根。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