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04-26 第05版:五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木纹石的期许与薏仁米的江湖 |
|
|
|
|
|
|
黔西南的安龙,是闻名世界的“木纹石之乡”,连迪拜的七星级酒店装修都镶上了原产于安龙的木纹石。然而,安龙又是个贫困县,连续多年在国家级贫困县名单里榜上有名。说起安龙的贫困,黔西南州委统战部副部长、州工商联党组书记胡祥列举了这样的数字:安龙有46万多人口,其中5万多人年收入不到2600元。 请商会帮扶,成为黔西南州发展产业实现脱贫的一大愿望。2015年8月27日,在全国工商联扶贫与社会服务部协调下,全国工商联石材业商会秘书长李山丽率北京、福建、河南等地的石材企业人员到安龙考察贵州木纹石产业,和当地政府及企业面对面沟通协商。李山丽说,希望安龙县把“贵州木纹石”做专、做精、做强,品种要延伸,要做高附加值的石材工艺品、木纹石家居等产品;要把石材赋予文化元素,积极申报注册木纹石产品品牌名;要“请进来、走出去”,加强与房地产、酒店等行业的合作,采取资本运作、“互联网+”的方式扩大生产、开拓市场。同时表示,要在人才培训、技术指导、品牌认证等方面给予安龙县支持和帮助,促成有关房地产、酒店等企业到安龙考察洽谈,共谋发展。这正合安龙人长久的心愿。 2016年新年刚过,在州工商联引领下,安龙县县委书记钱正浩率安龙党政代表团来到北京,与李山丽达成共识——依托安龙石材产业优势,走特色产业扶贫道路。专家表示,如果赋予安龙应有的江湖地位,扩大石材企业发展规模,吸纳就业人口,将带动更多贫困人口脱贫。据悉,《黔西南石材产业基地安龙石材产业园区发展建设规划》已进入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申报设计阶段。 2016年3月4日至7日,安龙县政府组织石材产业招商推介团赴厦门参加全国工商联石材业商会10周年庆典暨首届中国石材业年度颁奖盛典以及第十六届中国厦门国际石材展览会等活动,安龙县政府与全国工商联石材业商会签署多项合作意向,包括商会组团帮助打造安龙县石材产业园区,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增收;帮助安龙策划“中国石材产业‘互联网+’绿色发展论坛暨安龙木纹石应用创新设计大赛”;合作创办安龙县石材学院,培养石材专业人才,发展特色产业助推精准扶贫。 外来的商会会念“扶贫经”,土生土长的商会也能量巨大。 2012年之前,兴仁薏仁米产业发展一直处于小散乱的状态。同时,兴仁县农民种植所使用品种基本上都是常规品种,缺乏技术指导,普遍比较粗放,由于没有较大规模的种植基地,从而导致产量、品质均不稳定。此外,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遇干旱就影响薏仁米的种植和产量。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2012年兴仁县的薏仁米行业陷入发展困局。薏仁米市场价每斤仅为两元左右,比2011年的每斤五六元钱减少了近2/3的价格,农户为了保本不亏,只能把价格降得更低。农民靠种薏仁米增加收入、摆脱贫困几乎看不到希望。 在此情形下,薏仁米商会应运而生,这是黔西南一个县级工商联所属行业商会。2013年6月刚成立时,只有些薏仁米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企业、合作社、个体户作为会员,或许是全国最小、最草根的商会了。由于它最接地气,通过统一规范市场经营秩序,避免薏仁米价格大起大落,保障种植农户和加工企业的合理利益。 同时,引导企业集中发展,由薏仁米粗加工向精深产品研发、加工转变,并创新发展薏仁米精深加工,逐步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储运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企业进行了重组,改变了过去加工企业多、规模小、实力弱、发展慢、竞争无序的状况,形成竞争优势,实现了资源整合、抱团发展,通过打造品牌,带动了当地薏仁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了一个抢占了全球70%市场份额的商会,一个垄断了全球薏仁米行业定价权的商会。 商会会员之一,贵州华丰薏仁有限公司是由原来的13家薏仁米加工企业和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合而成,迅速跻身为省级龙头企业,是兴仁县薏仁米产业的领跑者之一。总经理助理刘敏告诉记者,公司重组后,采取“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为种植户提供良种、化肥和科学种植技术支持,在全县范围大面积发展薏仁米种植,在下山、回龙等乡镇建有专门种植基地6万多亩,带动周边农户5万余人。贫困农民靠薏仁米发财脱了贫变成了现实。 与各级各地的工商联(商会)合作尝到了甜头。下一步,黔西南州将借助易地扶贫搬迁的东风,与各级工商联(商会)积极协调、主动对接,引导更多力量奔赴黔西南广阔的脱贫攻坚主战场,发展农特产业、新兴产业、山地旅游业以及教育、医疗、体育、健康休闲养生在内的现代服务业,助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同时大力吸纳搬迁贫困人口就业增收,在脱贫攻坚战中实现互利共赢、同步小康。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