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04-20 第06版:六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面向中国制造2025: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深化对德职教合作 |
|
作者:
■陈明吴钩/文姚军/图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3236 |
|
|
|
|
|
|
近日,“创新德阳”——中国制造2025对话德国工业4.0大会在德阳四川工业科技学院举行。德国前副总理兼外长约施卡·菲舍尔、莱比锡德工商大会总裁托马斯·霍夫曼、贺励仕商务顾问有限公司总裁贺励平等嘉宾应邀出席,并与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围绕中德职业教育合作与前景、校企合作等进行会谈,深入挖掘双方在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对接德国工业4.0时的产、学、研合作契机。同时,德国前副总理兼外长约施卡·菲舍尔受聘成为该学院的发展战略顾问。 职业教育面向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的工业4.0有着很多结合点,比如能源、环保、科技及创新,双方可以就此着力开展合作。”约施卡·菲舍尔在演讲中表示,职业教育也是双方合作的结合点之一。“德国经济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有大量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及供应,这方面德国有极为丰富的经验,可以和中国朋友分享。” 约施卡·菲舍尔认为,企业需要专业人才和合作伙伴,未来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无论是德国还是中国,要在新的工业革命过程中发展和壮大,成为制造业强国、新兴工业国,都需要持续提升培养人才的能力。“四川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计划是一项非常好的方案,将对四川未来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但中国的职业教育现状仍亟待改善。“过去几年教育预算支出中,中国职业教育低于国际平均水平1/4。”德国工商大会职业教育总监白丽塔表示,据专家预测,截止到2020年中国专业人才缺口将达到1.49亿,仅仅理工科人才就高达927万,“这将成为工业发展规划在实施层面的潜在危险。” 白丽塔建议,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应通过产业促成现有职业做出改变,或发展新的职业岗位;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并且鼓励深造;企业培训师应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推广双元化的职业培训。 根据规划,中国制造2025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点需求在于,关键基础制造技术领域、高端制造领域、提质降耗技术领域、国际化竞争经营领域和现代制造服务业、技术研发试验及工程实践环节中的各类急缺、紧缺人才;更多关注学习能力、技术技能复合应用能力以及协同力、创新力和持续发展力。 面对中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及中国制造2025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唐健禾表示,学校紧迫感很强,并已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创新。“通过与德国的合作,学校将培养大批实用性人才。” 与德国职教交流合作入佳境 据了解,尽管地处西部内陆城市,但依托德阳“重装之都”的优势,四川工业科技学院以成德绵经济带、成渝经济区和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对国际化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大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已与德国在职业教育方面进行了交流合作。 去年3月,四川工业科技学院与德国柏林职业教育集团正式签订《中德(四川)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建设框架协议》、《中德汽车学院合作执行协议》,双方将在汽车专业技术、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等多个领域合作,共同培养高技术人才。 据悉,这是四川省内首个中德职业技能认证培训中心,引入德国享誉世界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理念及先进制造、汽车维修、自动化技术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培养具备“德国工业基因”的职业技术人才。其中,德方负责师资、技术、资质认证等智力支持及落实人员赴德培训、实习的承载企业;中方负责中心基础设施及设备等硬件配套。培训学员由德方颁发符合德国行业标准,适用于国内劳动就业市场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目前,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正抓紧与德国柏林职业教育集团联手打造中德汽车学院。在四川工业科技学院2000多平方米的中德汽车学院实训中心里,各型设备有序运行,赴德国培训回来的教师袁新正在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大二学生们指导修理汽车,完成作业。“这里既是教室,也是修理厂。这些正在维修中的车辆都是真实需要维修的社会车辆,并非模拟教具,学生正是在实战中才能得到培养锻炼,成长为应用型人才。” “引进德国汽车教学、维修、检测设备的同时,我们将按德方职业技术标准,培训、考核和颁发证书。”唐健禾说,目前学校已派出两批教师赴德参加培训。其中,5人取得西门子机电一体化项目认证一级证书,3人获得汽车机电维修师证书。 两次赴德学习,学校教师肖红同时取得了两个德国方面颁发的职业技能证书,培训中心成立后,她将担任培训师。“未来,学生也能和我一样。”在她看来,搭建“校中校”平台,促进双方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自由流动”,不仅有利于打响德阳汽车工业职业教育品牌,也将更好地支撑汽车产业发展,注入更强的“德国制造业基因”。 唐健禾表示,学校还借鉴了莱比锡德工商大会总裁托马斯·霍夫曼在东莞、扬州所实践的“校中校”职业教育培训模式,与宝马公司联合开设培训学院。“经宝马总公司同意,学校在成都与宝马汽车培训学院合作,相关专业的学生经培训后可直接到宝马4S店工作。这种模式打破了只靠课堂理论教学的传统模式,加入很大分量的实际技术技能培训,学生毕业后能直接上岗。” 依托中德对话拓展合作 依托此次中德对话会,德阳与德国将重点在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燃机与航空装备、轨道交通、节能环保与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技术交流、技术攻关、项目合作,推动产业共同发展,实现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的有效对接。 “这都将为学校与德国的交流合作带来新契机。”唐健禾表示,学校将着力加强与德方的交流合作,借鉴德国企业实训老师培养经验,开展中德职业教育企业实训老师资格标准研究和培养培训合作,进一步选派老师到德国高校和企业学习先进的理念知识和技能技术,选拔优秀学生到德国高校和企业进行实习、培训和修读更高学位。 “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非常成功,其企业和产业的高水平表现足以证明这点。”唐健禾说,学院要深入推广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成功方法,培养高技能职业技术人才,更好地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同时,也采用“三元制”职业教育培训模式,让学生在接受学校专业教育的同时,每年安排一定时间到企业培训中心接受集中培训。 唐健禾还表示,学院将不断加强与德国相关企业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在深入研究行业企业需求变化、产业结构调整与职业教育相关关系的基础上,应征开展中德两国行业协会间的职业教育合作,推进职业教育相关资格证书的互认,努力把双方合作所取得的成果,予以广泛推介。 “我们也要在中德职业教育层面广泛开展‘互联网+’的应用研究。”唐健禾说,学校将引进德国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和远程教学资源用于培训中,积极建立“四川工业科技学院中德汽车学院”官方网站,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建成德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展示、开发、推广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同时,随着德阳被国家确定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和成德同城化的推进,将探索创新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新机制,深化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把培育智能制造高技能人才为主的职业教育打造成引领西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名片。 唐健禾表示,学校已牵头建立了由100余家单位和企业组成的四川现代服务职业教育联盟,深入探索订单班项目、定向班项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等教学改革项目,对接地方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开展有创意、有创新价值、有产业化前景的科学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发明创造,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教育就是培养人才,就是要为人类服务,就是要使世界更美好。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将以担当社会责任的教育,培养有社会责任的人才;以担当人类责任的教育,培养有人类责任感的人才。”唐健禾表示,学校将这些契机,推动学校实现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应用型大学、构建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高地的远景和目标。 (图)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唐健禾为德国前副总理兼外长约施卡·菲舍尔颁发“发展战略顾问聘书”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