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04-14
2016-04-14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抢国债彰显流动性难题

作者: ■余丰慧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217

    在流动性趋于宽松、资产配置荒的投资理财环境下,国债收益率略高,又有国家信用背书,受到青睐应该是意料之中的。
    开售的前一天晚上就到网点彻夜排队,网上发售前紧紧盯住……这不是抢火车票,而是前天国债发售的盛况。4月10日是今年首期电子式储蓄国债销售的第一天,由于网银和柜台同时开售,部分银行网点甚至来不及卖出一笔,就发现额度已被全部抢光。不少在电脑前盯着“秒杀”的人,以及一些连夜到银行网点排队等候的老年客户只得失望而归。
    为何国债销售竟然出现堪比抢购火车票的紧缺盛况?先来看看今年首期发售的电子式储蓄国债的具体内容。两期国债均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种,最大发行总额为400亿元。第一期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4%,最大发行额为200亿元;第二期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4.42%,最大发行额为200亿元。两期国债均于2016年4月10日起息,按年付息,每年4月10日支付利息。第一期和第二期分别于2019年4月10日和2021年4月10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与存款利率比较,国债比同期储蓄存款利率都要高。比如,购买三年期国债300万元,每年4月10日将12万利息划入你的银行账户,你可以再理财吃复利。而且,达到一定期限后,提前支取仍按照规定利率计息,仅是扣除一定天数的利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但是,一段时间来看,其实国债的利率并未产生较大的变化,为何此时如此受欢迎?资产配置荒应该说是首要因素。经历上一轮股市动荡,当下股市投资风险已经为大众所周知。而民间高利贷、高息集资正在次第崩盘、P2P高息平台老板正在跑路,互联网金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都在下滑。在这种投资理财环境下,国债收益率略高,又有国家信用背书,受到青睐应该是意料之中的。不只是个人理财,资本的避险情绪也在日趋浓重。这也使得收益有保障的国债格外诱人。
    资产荒的基本原因是企业效益下降,导致优质资产的供给减少;而为了经济稳增长,扩大货币规模又势在必行,这进一步加剧了可配置资产供不应求的局面。在社会征信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银行及非银金融机构可配置资产的选择余地原本就不大,但对资产配置需求却在不断扩大。
    目前来看,无论是居民还是市场中,存量财富潜力是巨大的,理财诉求是强烈的,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市场各个层面都不缺流动性。然而,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却在持续发酵。折射出流动性结构配置出了问题,而不是总量问题。
    因此,目前的当务之急依然是打通流动性的落地通道。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有其边界,仅仅能起到短期活跃市场的作用,对于唤醒企业投资、培育经济增长点,仍是心有余力不足。而这更多的是需要财政政策加以配合。
    对个人投资者来说,在目前的情况下,不少理财产品还是可以跑赢CPI的,投资者要做的就是稳定好心态,合理进行资产配置,保持好风险和收益的均衡,等待新一轮投资机会的到来。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