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04-11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观点摘要 |
|
|
|
|
|
|
1.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中国过剩企业过于依赖银行的间接融资,资产也大部分集中于传统产业,只有妥善处理银行不良资产,才能放心大胆的消化僵尸企业。 2.虽然去年底以来,中央明确定调“供给侧改革”,化解产能过剩、清理僵尸企业被上升至国家意志层面,但随着A股上市公司2015年年报披露过半,就会发现不少“僵尸化”的上市公司别说被“清理”,仍然在大量地获得各类名目的政府补助“输血”。而这些僵尸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等行业,正是面临沉重去产能任务的关键产业。 3.近年来,在婴儿奶粉领域,公众的耐心早已被消磨得差不多了,对企业和监管部门的信任程度或许也令人堪忧。这个时候,任何一起案件都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次食药监部门也意识到了公众心理的脆弱,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似乎仍然缺乏应对的艺术。 4.两年多时间过去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并没有取得明显进展,可见这个工作难度极大。但这个工作是财税体制改革的关键,具体到“营改增”来说,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决定着增值税分配比例如何调整,中央承担更多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就可以要求占更大的比例。 5.一旦两票制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广,将使得药企“高开高返”(“高开票,高返利”)模式更加无法推行,药企中间回扣部分的票源难以解决,进而逼迫药企只能降价。 6.希望和颐酒店的自我整改与警方调查能够同步进行,这起所幸未造成严重后果的风波能给酒店业及城市的整体治理带来推力。互联网对具体事件的放大作用常常令人烦恼,但愿它每放大一次,总能留下点积极的东西。因为事在人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