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04-06 第08版:八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深圳北科生物: |
唯有改革创新不可破 |
|
作者:
■胡祥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293 |
|
|
|
|
|
|
美国时间2016年1月1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了任内最后一次国情咨文。其中提出了一项寻找癌症治愈疗法的“肿瘤登月2020”计划。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项全球大科学计划的参与者名单中,有一家来自中国深圳的生物科技企业——北科生物。 没人能想到,就在数年前,北科生物还在面临企业的生死危机,如今能够加入到这一计划中,与深圳这个城市的创新精神及北科生物的转型选择有莫大的关联。 从创新到泥潭 北科生物成立于2005年7月,在最初成立的那几年,就从深圳良好的创新氛围和创业条件以及系列制度安排中获益良多。这也是深圳北科生物董事长胡祥一开始就把北科生物落户深圳的原因。 2008年,北科生物尚不满3岁的时候,依托在细胞治疗临床转化方面自主创新成果开始在国际生物治疗技术赛场上“崭露头角”。彼时的《华盛顿邮报》以北科生物为例,敦促美国加快前沿生物科技产业的布局,并向美国业界发出“美国在这一轮干细胞赛跑中会输吗?”的考问。与此同时,深圳市政府也给予了北科生物全新的发展定位:将北科生物发展成“城市战略产业”的高新企业。 这一倾力支持和富有远见的发展定位,让胡祥至今都心潮澎湃。一帆风顺的发展形势,让北科生物对未来充满希望,但事情并没有照着原本的剧本发展下去 尽管当时,海外媒体对中国以北科生物为领头羊的干细胞技术公司的报道、赞扬无不溢于言表,但遗憾的是,这股发展热潮却因为国内产业发展环境的巨变,戛然而止。由于干细胞和细胞治疗等技术的市场乱象,再加上临床转化政策法规等若干因素的影响,北科生物乃至整个干细胞技术的产业化陷入了泥潭。 自此以后,中国进入了“干细胞再生医学的临床转化冰封期”,与世界干细胞科技和产业孵化的热潮形成了“发展逆潮”。北科生物在国际干细胞再生医学的竞争赛场上由“领跑”姿态地位逐渐成了“原地踏步”,等待破冰。 而这一等就是5年。 度过寒冬 “如果不是在深圳,这5年的原地踏步已经让北科生物饿死了。”胡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在那段最困难的时期,北科生物已经开始出现营收赤字和亏损,几年的累计亏损已经达上亿元。北科生物的员工也纷纷离职,从最多时的700多人,一度下降至400多人。 但庆幸的是,深圳市政府没有嫌贫爱富。在深圳市政府的帮助下,“北科生物总部暨国际干细胞研发基地”成功建立,北科生物度过了“产业寒冬”,并借此实现了“由单纯研发型企业向开放平台型企业”转型。 北科生物也由过去的生产型细胞制备向服务型细胞制备转型发展,建成了世界上首个生物治疗技术产业领域的“双创平台”,成功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生物技术、科技人才和风投资本到位于等要素聚集于深圳湾畔的北科生物总部大厦,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集聚发展。 如果说过去北科生物享誉国际,是深圳开放的科研和市场环境下北科生物通过自主创新创造的医学奇迹成果,那么今天北科生物的国际声誉,则是来源于深圳市政府与北科生物致力于打造生物产业的“创新、创业”基础工程设施。 在良好的产业基础上,好消息不断传来。 2014年,北科生物收购美国“Altor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品种ALT—803,用于国内临床肿瘤生物免疫治疗的开发与研究应用。2015年,北科生物与南京尔宾堇生物的高宾教授成立公司,联合开发类细胞免疫治疗肿瘤的“MAR—T”方法。通过收购和合作,北科生物在肿瘤免疫细胞治疗领域也走在了前沿。 2015年4月5日,在公司成立10周年之际迁入位于科技园南区滨海之畔的北科生物总部暨国际干细胞研发基地,建成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域集聚示范项目——首个实现规模化细胞制备的生产线,首个“个体化细胞治疗技术国家地方工程联合实验室”,探索医疗废弃物转化成为治病救人的关键要素的产业发展模式——综合细胞库+区域细胞制备中心国家网络,为我国近10万个家庭提供了依据家庭健康信息的细胞储存服务,为世界70多个国家两万多名患者提供了10万人次的细胞制备服务。 “逆增长”密码 现在,北科生物在美国已作为“首个外国高信用主体”被NIH(美国国立卫生院)和NCI(美国国家肿瘤中心)向所有联邦资助项目进行推介。这意味着北科生物搭建的转化平台与美国国家资助的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实现了对接联通,全世界的研究成果将通过北科生物的转化平台推动中国医药产业的创新升级,并能更好地满足中国群众医疗保健需求。 而这一系列科研成果也在深圳获得了临床转化的良好土壤和发展契机。 2015年9月,深圳国际BT领袖峰会上,深圳市委、市政府确认了北科生物基于生物科技新技术、新服务发展新业态、新产业的重大基础工程设施,并挂牌“深圳综合细胞库”与“深圳(北科)区域性细胞制备中心”。 与此同时,北科生物与深圳市公立医院形成了互联互通的“综合细胞库+区域细胞制备中心市级网络”,完善了深圳生物治疗技术“创新链+产业链”,推动生物科技的研究成果与临床治疗实践的对接,在实现龙头企业培育孵化的同时也应用前沿生物治疗技术实现了医疗水平和患者临床益处的提升。 深圳经济去年“逆增长”,在5个关键数据上排名得了5个全国第一。深圳怎么做到的?从深圳土生土长的生物科技企业北科生物的发展历程便可看出,唯有改革和创新。 可以说,北科生物只是深圳35年改革开放,尤其过去10年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深圳的创新良政在深圳企业的成长路上给予了重要的助力。胡祥很庆幸,北科生物能够生在深圳,长在深圳。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