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03-29 第02版:二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汽油超深度脱硫技术开车成功 |
有助于我国燃油质量升级和环境改善 |
作者:
【记者周太友28日大连报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705 |
|
|
|
|
|
|
记者今天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大连化物所”)获悉,该所与延长石油合作研发的汽油超深度脱硫技术,日前在山东恒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40万吨/年规模生产国V标准汽油开车成功。汽油超深度脱硫技术的成功应用,将有助于我国燃料油质量升级和环境改善。 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政府于2014年出台了史上最严厉的环境保护法,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要重拳治理大气污染。因此发展清洁燃料油生产技术是治理污染的当务之急,也是科技工作者响应政府号召、面向国家需求应尽的责任。 据了解,山东恒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40万吨/年重汽油深度脱硫装置采用大连化物所汽油固定床超深度催化吸附脱硫组合技术(YD-CADS工艺),于2015年初开工建设,2015年底成功试运行,目前全部装置各项运行指标稳定,生产脱硫汽油产品满足国Ⅴ汽油质量标准。该工艺是大连化物所李灿院士、蒋宗轩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历经十余年基础、应用基础研究,在2013年与延长石油集团合作成功开发的工业化技术。中国石油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专家对该技术进行成果鉴定认为,该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国际首创,整体处于国际同类技术的领先水平。这也是大连化物所从基础研究成果最终转化为工业化应用的又一个成功范例。 大连化物所超深度催化吸附脱硫技术的成功开发及工业应用,是对我国清洁油品生产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贡献,特别对我国地方炼油工业的技术升级换代开辟了一个新的技术途径,对我国燃料油质量升级技术产业格局带来重大变化,将会促进大气污染的治理,具有重大的技术、经济及社会效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