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03-28
2016-03-28 第05版:五版 【字体】大 |默认 |

精准扶贫需要共享思维

作者: ■本报评论员傅春荣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095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共享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早在2006年,党中央提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共建共享,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也是“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所应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
    坚持共建共享理念,民营企业首先要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感恩西部人民的支援和帮助。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我国经济资源主要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1956年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对“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有一段专门的论述,指出:我国的工业过去集中在沿海地区,今后还是要重点发展。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发展的战略重点依然是沿海各省,邓小平同志从中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经验,提出沿海先行开放,梯度推进,逐步形成沿海先行开放的战略思想,为中国的全面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国家政策的倾斜以及千千万万来自祖国中西部“打工仔”“打工妹”与东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辛勤汗水,造就了今天东部沿海地区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至今依然有成千上万来源于中西部贫困地区的群众,在祖国各地民营企业中挥洒着汗水、默默地劳作、做出着贡献。不仅如此,在西部,还有很多为共和国诞生做出巨大牺牲的革命老区人民依然生活在贫困之中;在西部漫长的国境线,那里的群众依然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为祖国和人民守护着庄严的国门;在崇山峻岭之间,许多少数民族兄弟衣食住行还存在着很多实际困难;民营企业,特别是东部沿海的民营企业不能忘却这一历史和现实,也不能忘记自己实业报国的使命,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通过授之以渔和授之以鱼的方式来帮助贫困地区的父老乡亲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共同迈入小康社会。
    坚持共建共享理念,就是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开发既要有利可图,但又绝对不能唯利是图。有利可图,不仅在于创造利润是企业的基本社会责任,也是市场规则和开发式扶贫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说,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企业尊重市场规律,以追求利润的市场手段,往往更能富有效率、可持续性地激发贫困地区也按照市场规律发展产业,从而产生内生动力,而这又是能保证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不返贫的根本之策。不返贫的脱贫才是脱贫攻坚战追求的最终成果。同时也只有有利可图,企业参与扶贫开发才有活水之源,才有不断的、持续的可能和积极性。要求企业不唯利是图,就是要坚持义利兼顾、以义为先,把解决贫困群众的燃眉之急、发展之需放在第一位,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与他们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而且民营企业家还要在帮扶过程中,不断深入了解国情党情民情,从中长知识、受教育。
    坚持共建共享理念,就是要村企双方共享发展机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继续推进开发式扶贫,处理好国家、社会帮扶和自身努力的关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精神,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在具体措施上,决定也给予了十分明确的方向,就是要加强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培育,发挥其对贫困人口的组织和带动作用,强化其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所以,“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不仅要尊重企业意愿,有序参与、量力而行;更要尊重被帮扶的贫困村和贫困户意愿,维护农民权利,照顾农民愿望,以达成互惠互利的帮扶协议为前提,以贫困群体彻底摆脱贫困、共同富裕、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帮助贫困村建立扶贫长效机制。共商、共识、共建、共享、共担、共生,积小胜为大胜,逐步把“蛋糕”做大,把“蛋糕”分好,实现村企互惠共赢。贫困地区不仅要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现代农业、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火种,也要帮扶企业找到新的发展平台,而更重要的是点燃当地群众创业发展的燎原之火,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保持经济长远健康发展的势头,把贫穷的帽子甩到太平洋去。
    坚持共建共享理念,还要特别强调重视贫困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要鼓励在“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中增强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光彩会关于推进“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的实施意见》提出,工业企业要合理开发贫困地区自然资源,赋予村集体股权,让贫困村、贫困户分享开发收益。同时,村企双方还可以采取合资、合营、入股(混合所有制)、合作社等多种形式,实行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在村企利益联结机制上,不断创新企业与贫困村间的合作组织形式和利益联结机制,着力壮大集体经济,不断提升对贫困村发展和贫困户增收的带动能力,使民营企业与乡村集体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有了雄厚的乡村集体经济,也就为乡村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