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03-22 第05版:五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职业经理人的国际化 |
|
作者:
■牛雄鹰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921 |
|
|
|
|
|
|
企业经理人是经济社会中的高端人才,这种高端人才如何管理和开发?“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是已被广泛接受的战略共识,是指导企业经理人管理和开发的工作方针。企业经理人需要国际化,今后的职业经理人也需要国际化吗?答案是肯定的。本文尝试从宏微观结合视角,就职业经理人国际化的内涵、意义及途径作简要探讨。 怎样理解职业经理人的国际化? 我们将职业经理人定义为具有社会职业属性的企业经理人。首先,职业经理人可以理解为个体,即某一位职业经理人。如果某一位职业经理人具备在其他国家经营管理企业实体的知识和能力,且具有在其他国家从事企业经营管理的成功经历,那么,这位职业经理人就是国际化的职业经理人。他个人从学习跨国经营管理的知识、锻炼相应的能力,到成功实践的过程,是这位职业经理人不断走进并最终实现国际化的过程。 其次,职业经理人可以理解为群体,即职业经理人队伍。如果一支职业经理人队伍绝大多数人都具有国际企业经营与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且超过一半的人具有在其他国家从事企业经营管理的成功经历,那么这支职业经理人队伍就是国际化的职业经理人队伍。这支队伍中国际化职业经理人比例不断提高的过程,就是这支职业经理人队伍整体国际化不断进步的过程。 职业经理人为什么要国际化? 职业经理人为什么要国际化?有内部的因素,但主要是外部的因素。“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作为中国的“天下”已分合了多次,作为世界的“天下”从来没有合过,然而这种合的趋势即全球一体化进程却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市场全球联通,资金全球供给,物流全球整合,人才全球选聘”,这就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典型表现。商业贸易、企业运营的国际化铺天盖地,即便不出国门也能感受到明显的国际化影响,比如在国内联系海外供应商、与国际买家网上谈判、咨询产品出口国家的限制政策等等,都是“家门口国际化”的例子。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企业经营管理的国际化,企业经营管理的国际化要求职业化的企业经理人适应国际化,换言之,就是要求职业经理人实现国际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对职业经理人的国际化要求越来越强烈。 来自美国跨国公司的经验表明,那些有成功的国际外派经历的国际化职业经理人比没有这种经历的非国际化职业经理人拥有更多的职业成功感,其驾驭工作的能力和心理舒适度也远高于非国际化的职业经理人。基于此,职业进取和自强不息常常成为职业经理人国际化的内部动机因素。 职业经理人如何国际化? 职业经理人的国际化,要在专业化、职业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企业国际化经营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驻在国法律和国际惯例也是常用的知识,外语和涉外礼仪则是常用的技能,但这些并不是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要具备在海外成功的国际外派工作经历。知识、技能、经历三者中,经历更重要。经历中,海外的学习经历、生活经历、旅游经历都是有价值的,常常成为外派选拔过程中所考察的重要方面,但是促成职业经理人国际化飞跃的还是其成功的国际外派工作经历。 职业经理人获得国际外派机会走向国际化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跨国公司驱动的,基于国际扩张战略的需要或者国际领导力开发的需要,选聘合适的人员到其他国家的分支机构从事经营管理工作,被选中的人常常是被动参与国际外派任务;另一条则是职业经理人自己驱动的,这些经理人追求无边界的职业生涯,全球化经理人是其职业理想,他们主动申请各种可能的国际外派机会,而绝不囿于具体的某一家跨国企业。 跨国公司是职业经理人国际化的主要推动力量。根据美世咨询公司5年前的调查,全球每年约有一百万的经理人外派到其他国家的分支机构从事国际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而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这些大型跨国公司中,一部分突破了国家中心主义的全球性公司,在经理人选聘过程中打破了来自母国、东道国和第三国经理人的国别限制,而这极大地激发了全球化职业经理人队伍的壮大。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策略是逐步融入全球经济。随着我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不断融合,我国“走出去”的跨国企业逐渐增多,每年来自企业的外派出国人员不断增加。根据国家商务部资料,仅2015年底滞留海外的企业人员就有102.7万,这其中有相当比例的人员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事实上,我国已经拥有了一支有丰富跨国经营管理经验的国际经理人队伍,但是他们中绝大部分不属于职业经理人。因此,从我国当下国情来看,在企业经理人国际化问题上,不仅要注重我国职业经理人的国际化,而且要注重我国国际经理人的职业化。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导、系主任,国际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中心主任)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