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03-21
2016-03-21 第05版:五版 【字体】大 |默认 |

精准扶贫需要开放思维

作者: ■本报评论员傅春荣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980

    凡是认真读过习近平同志《摆脱贫困》一书的人,相信都会对他关于扶贫与开放辩证关系的论述印象深刻。习近平同志在《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富裕问题的思考》一文中,以闽东畲族地区为例进行剖解麻雀式的分析。他认为,由于传统的原因和客观因素的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科技力量薄弱,交通运输不便,人才短缺,但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科技力量雄厚,交通运输便利,人才济济,但自然资源相对匮乏。这样一种反差,决定了闽东畲族地区的发展要走一条“双向开放”和“双向开发”的道路。这里所说的“双向开发”,就是资源和市场同时开发;而“双向开放”则是对内、对外同步开放。一方面积极参与本地区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市场竞争,加强外引内联,大力引进信息、资金、技术和人才,进行优势互补;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和交换,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习近平同志说,要引导和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摆脱封闭、单一的自然经济状态,向商品经济发展,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开放和扶贫对闽东来说,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所以都统一于商品经济规律的运动之中。
    在习近平同志这一开放与扶贫的哲学观指导下,福建省宁德地区一方面大力开发“山海田”资源,开辟与之相关的加工工业和第三产业,推动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开发市场,开拓商品流通渠道,根据市场需要努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与之配套的加工业,为农村特别是畲族地区劳动力提供更大的用武之地。
    纵观我国30多年发展历程,也正是我国以改革开放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才有力地推进了中国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发展,创造了经济奇迹,改善了贫困地区人们的生活。这一重要经验昭示,贫困问题通常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反映于环境、文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政策等诸多层面。因此,我们在开展“万企帮万村”行动,必须坚持扶贫开发与发展模式创新,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思维开放、行动模式开放和参与机制开放,让对外开放和精准扶贫彼此融合,相互依存和促进;让开放式精准扶贫成为“万企帮万村”行动的重要理念,实现开放与扶贫的辩证统一。
    坚持开放式精准扶贫,首先要搞懂弄清扶贫和开放各自的运动形式和规律。要充分认识到,尽管扶贫对象是贫困群众,是落后的经济基础和基础设施,甚至是落后的思维意识;开放对象是发达地区乃至国家的先进科技、经济、文化等,但其目标都是为了创造一个经济发展、人民富裕幸福安康的和谐社会。我们提倡村企双方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和工商联用开放的意识来推动“万企帮万村”行动,就是要使开放与扶贫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彼此融合,让开放成为取得扶贫成果的重要举措,让扶贫成果成为开放的新起点,使扶贫工作水平迈上新台阶。
    坚持开放式精准扶贫,就是要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发展与社会热心帮助支持相得益彰。习近平同志20多年前就提出,闽东畲族地区应从长远利益出发,做到外力扶持与内力即自身生产力的提高紧密结合。今天,我们依然要用开放意识来推动扶贫意识,贫困地区既要敢为人先,“走出去”与发达地区经济接轨,只要能为我所用,就要虚心学习,大胆亮出家底,诚心合作;“引进来”发达地区民营企业的产业、资金、管理、技术、人才等,开拓创新,拓宽发展思路和途径。如今,无论是万达集团帮扶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还是恒大集团帮扶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已成为当地政府以开放的胸怀吸引民营企业投资造血拉动发展、精准扶贫的楷模;而这种模式也为贫困地区的县、乡(镇)、村吸引规模不一、产业不同的民营企业参与共建提供了宝贵借鉴。
    坚持开放式精准扶贫,就是要引进先进发展模式、科学技术手段等解决贫困地区发展水平低、力量弱、人才缺等制约拔穷根的根本问题。贫困地区农村应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引进来旅游扶贫、光伏扶贫、构树扶贫、智力扶贫等多种资源。特别是要重视“互联网+”扶贫。许多贫困地区的风景、资源和产品都是独具特色的,养在深山人未识。互联网出现后,很多地区又感叹,了解世界很容易了,但让世界知道自己很难;买世界很容易了,但卖世界很难。也就是说“互联网+”扶贫并非是自然而然的,需要业界各方来帮助和支持,才能把农村绿色的、有机的、好吃的东西让更多的城里人知道,才能卖到城市中去,卖个好价钱,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才能把贫困地区的青山绿水、人文风情、历史遗迹介绍到各个城市中去,介绍到海内外去,吸引更多的城里人走进大山、走进少数民族风情、走进革命老区、走进祖国的边疆,为老少边穷地区集聚起人气,带来活力;同时还可以把贫困村、贫困户的需求放到互联网上去,对接网上经济较为发达地区愿意做公益的人这一资源,使“互联网+”扶贫为贫困地区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带来显著的精准扶贫的社会效益。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