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03-18 第05版:五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国家工商总局首发《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年度报告》 |
手机连续7年居商品类投诉第一 |
|
作者:
■本报记者何翠云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262 |
|
|
|
|
|
|
3·15过去了,让商家们忐忑的3·15央视晚会也结束了,可假冒伪劣、消费侵权依然是我们生活中的话题,年年打假年年有假,年年几十万人投诉维权。假冒伪劣,可谓众矢之的,理所当然重拳出击。可假冒伪劣并没有因重拳停歇,或许既要有重拳更要有众拳,从生产到销售等各环节严管,加强行业自律,远离非法利益,远离假冒伪劣带来的虚妄的物质繁荣,应该成为社会各界共识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国家工商总局首次发布《2015年全国工商系统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近64万件,解决近55万件,解决率近86%,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多亿元。 强化消费侵权案件查办 《2015年全国工商系统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指出,在2015年国家工商总局结合新消费新热点新领域制定《2015中消协投诉咨询系统操作手册》,一对一指导地方消协报送投诉数据和典型案例,制定并发布了《消协组织消费维权约谈经营者办法》。 目前国家工商总局在推进重点领域消费维权、规范服务领域经营行为、进行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查办虚假违法广告等方面,维护消费市场秩序。 国家工商总局新闻发言人于法昌表示,强化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部署和指导各地加强对家用电子电器、服装鞋帽、装饰装修材料、交通工具等重点领域如电视机、电热水器、儿童服装、羊毛羊绒服装、人造板、涂料、电动自行车、刹车片等重点商品的抽查检验,依法处罚销售不合格商品的违法行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全面规范消费领域各类格式条款,同时强化消费侵权案件查办。 合同问题投诉量超过50% 据了解,3月9日国家工商总局还发布了《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2015年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情况分析》。据统计,2015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托12315网络共处理消费者诉求777.76万件,同比增长2.6%。其中,投诉129.11万件、举报26.01万件、咨询622.64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8.60亿元。 据统计,2015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29.11万件,同比增长11.1%,其中,商品类投诉72.56万件,服务类投诉56.55万件,占投诉总量的比重分别为56.2%、43.8%。 据介绍,2015年服务类投诉占投诉总量比重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4.5个百分点,自2009年超过30%后,已经连续7年上升。“十二五”以来,服务类投诉量同比增幅明显高于商品类投诉量增幅。 据分析,消费者投诉涉及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质量、合同、售后服务方面,近几年涉及质量问题投诉占比呈下降趋势,涉及合同、广告问题的投诉量年均增幅较大。据统计,2015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处理涉及质量问题投诉41.36万件、合同问题投诉26.38万件、售后服务问题投诉18.67万件,分别占投诉总量的32.0%、20.4%、14.5%,共占投诉总量的66.9%。值得关注的是,涉及合同、广告问题的投诉量“十二五”以来年均增长分别为43.6%、34.9%。 从各类问题投诉角度看,农用生产资料、日用百货、食品、装修建材、手机等质量问题投诉量占比超过45%;家用电器、计算机及配套设备、手机等售后服务问题投诉量超过30%;中介服务、租赁服务、文化娱乐服务等合同问题投诉量超过50%。手机7年来居商品类投诉第一 据了解,2015年消费者投诉热点集中在移动电话、汽车及零部件、服装鞋帽、文化、运动娱乐用品、网络购物、居民服务、预付卡服务、旅游服务、餐饮服务等10个方面。 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工商共受理手机投诉12.28万件,连续7年居商品类投诉第一位。2013年以来手机投诉量增速逐步放缓,2015年同比增长9.7%,较2013年减少90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汽车及零部件、手机等高价值消费品投诉增长明显,同比分别增长37.3%、9.7%,是商品类投诉热点问题;网络购物、电信服务和预付卡等消费领域投诉较多。 这说明,消费者投诉仍然主要集中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和大众化服务消费上,投诉量居高不下,尤其是高价值的商品和新型消费领域的消费纠纷日益凸显。 链接一:“充充通”等5批次电源适配器不合格 3月15日,四川省成都市工商局公布了2016年第一季度该市流通领域电源适配器质量抽检结果,标称品牌“充充通”等5批次样品不合格。 合格项目涉及:标记和说明、危险的防护、结构要求、电源端子骚扰电压、辐射骚扰等。 据悉,工商部门已依法责令经营者下架退市不合格商品,并对其经销不合格商品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链接二:电商消费维权指数年度报告首次发布 近日,“电商消费维权指数2015年度报告”首次对外发布,据了解,维权指数由纠纷性质、纠纷量额及处理时长等变量加权计算得出,数值越低,说明电商消费环境越乐观,消费者体验越好。 参照总指数的编制方法,对网络零售成交额较大的行业构建电商维权指数发现,行业特色比较鲜明:服装行业指数除去2015年7月份指数陡增外,2015年呈逐月波动下降趋势,整体与2014年齐平,且受春节等季节性影响较大,鞋箱包与服装类似。数码、大小家电行业变化趋势同总指数接近,2015年呈较稳定下降趋势,且整体明显优于2014年。食品行业指数季节性较强,整体比2014年略有下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