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03-15
2016-03-15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民企转型升级要主动作为

企业家代表表示应自觉成为传统产业结构调整的有生力量

作者: ■本报记者李艳芳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227
    
    如何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势,化解当前问题,突破民营制造业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两会期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聚焦民营企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的经济难题,表达看法,提出建议。自觉成为结构调整的生力军
    “在新常态背景下,传统产业必须加快调整步伐,民营企业要自觉走转型升级之路。”全国人大代表郭向东如是说。
    郭向东同时还是重庆市工商联副主席、东兆长寿集团董事长、浙商新业集团董事长。他号召其他民营企业,在传统产业结构调整中,民企要争当生力军。“没有‘阵痛’的结构调整,不可能是真正的结构调整。民营企业应该经受住‘阵痛’的考验,自觉成为传统产业结构调整的有生力量。”
    在接受中华工商时报记者专访时,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常委、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高德康表示,传统民企要主动作为,实现转型升级。“应该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大力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把消费需求与创新创意相结合,把创新发展与网络技术相结合,拓展发展新空间,有序推进产业转移,协同推进区域发展。”民营企业要勇于担当,注重运用互联网思维突破现有发展困境,自主自觉创新,才能提升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民营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民企转型赢在心态调整
    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是一个非常艰巨的战略任务,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锦兰认为,传统民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路,要转变思路,以技术创新为根本动力。他说,扎实推进转型升级,“从企业来说,要以技术创新为根本动力,围绕品牌铸造,持续推进经营目标、产品结构、生产设备等方面转型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素明对此也表示赞同。他建议,要加强对生活资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推动和引导“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跃升。
践行发展理念弘扬企业家精神
    30多年来,民营企业始终在攻坚克难中求生存求发展,企业家精神更多体现在“有胆量、敢拼搏”等精神品质上。今年,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要完成这一场艰巨的结构调整任务,民营企业更要发挥发扬企业家精神。
    “企业既要舍得投入,依靠创新驱动发展,也要充分做好创新风险评估。”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工商联副主席、亨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崔根良表示,企业不仅积极投身结构调整中,还要做好创新风险评估。
    除了企业自己发挥企业家精神,全国人大代表、宿迁广博控股集团董事长王利平代表说,对于软件企业评定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企业,还应当适当倾斜政策、放宽条件,以帮助企业树立信心、转型升级。对经济薄弱地区企业重组并购过程中的税费,应给予优惠、当好红娘,促进项目集聚。
    全国人大代表、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洪杰也表示,地方政府要依据国家规划制定地方规划,企业要组织员工认真学习规划并从中寻找发展方向和商机。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